浙江乐清血蚶养殖消亡危机
污水处理厂挤占苗种藻类吃水池、为“占补平衡”将养殖塘改为水稻田,致当地渔业养殖水塘严重萎缩
翁垟一位赶海的渔民带着捕获的海鲜回家,他的家与一片工厂毗邻。
5月中旬,浙江省乐清市翁垟街道三屿村建兴水产育苗场里,老板吴立定发现,刚刚催生了四五天的泥蚶苗几乎全死了。显微镜下,这些才发育出贝壳轮廓的透明小生物已经彻底寂灭不动。
“都长虫了,可能跟污水处理厂施工污染了水有关”,吴立定的女儿吴露露说。
这处浙江省最大贝类苗种基地建起生活污水处理厂,村民反映其环评报告仍存争议,并且污水处理厂在软质淤泥上施工,导致一线防潮堤开裂,建筑垃圾污染水体导致贝苗死亡。
除了污水处理厂的影响外,苗种基地面临另一更大危机:给贝类苗种提供藻类食物的养殖围塘,已被强制要求改为水田,种植水稻。这使苗种基地面临消亡。这个当地的“垦造”工程——“海岸稻田”却因海水渗入,一年下来很可能颗粒无收。
防潮堤外,失去养殖围塘的村民不得不随着前移的海岸线,圈下新水域违规养殖。
相关专家认为,这个现状背后是用地关系紧张的困局,无形中挤占渔业养殖水塘,迫使渔民在防护堤外围塘养殖,威胁着海洋生态环境。
建兴水产育苗场,吴露露在室内进行催苗培藻。
浙江最大的贝类苗种基地
因为汁水如血色,泥蚶又名血蚶,泥蚶的血红素被认为能益气补血而广受大众喜爱,全国市场对其成品的需求量很大。
作为浙江省四大海湾之一的乐清湾是“中国泥蚶之乡”,而处于瓯江与东海咸淡水交汇口的翁垟三屿村是国内最主要的泥蚶养殖苗种来源地。
村民回忆,翁垟的泥蚶因为不含泥沙,口感好备受市场认可。1998年到1999年,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教授徐善良又在三屿村进行了大规模技术推广。当时,泥蚶苗最贵能卖到2万元/斤。
2000年左右,村民们自筹资金相继建起几十家育苗场,自此,大规模人工育苗技术使三屿村迅速成为国内闻名的贝类苗种生产基地。
乐清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的专家告诉记者,三屿的滩涂贝类人工育苗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三屿村的苗种基地也是浙江省最大的。
吴立定是徐善良的徒弟,也是三屿村村委会副主任,三屿水产育苗专业合作社领头人。他说,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和水质对天然藻类的影响,三屿村的泥蚶和海瓜子的苗种生产非常稳定,仅育苗场的年利润就有上亿元。
育苗场里,吴立定负责催苗,女儿吴露露负责为贝苗宝宝准备“奶粉”,也就是藻类。据了解,为贝类育苗必须配套单细胞藻类的培育池。
吴露露说,催苗是在室内进行,它们的用水则是从露天不同的虾塘引入,虾塘有闸门和沟渠通向大海,以形成流动。34个育苗场南面属于三屿村的虾塘有12个,占地518亩。每家育苗场都会向养殖户租用虾塘,这些虾塘也是育苗时的藻类吃水池。
贝苗对藻类要求很高,吴立定随时都要在显微镜下观察苗种宝宝的状态,以判定池中藻类的多寡。如果苗种活力不够,有死一点的状态,就要排空这个虾塘的水,更换别的虾塘的水,苗种才有可能会被救活。
而现在吴立定藻类吃水用的虾塘被占去两条(只剩一条),被用来建设翁垟污水处理厂,“藻类吃水本来就不够用了,各种垃圾还扔得到处都是,污染了虾塘,去年我的育苗场就死了五六百斤苗,使用同样虾塘的其他育苗场情况也差不多。”
全村9成反对建污水处理厂
“育苗是贝类养殖产业的最上游,各方面要求很高”,吴立定认为,污水处理厂的占地使藻类吃水塘减少;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又进入水体,直接影响了苗种的催生数量与成活率。
此外,翁垟污水处理厂还存在毁坏水塘防护堤等问题。
原三屿村村主任汤长锋说,在建厂之前,村委会发起过调研,全村700户人家,3000多人,超过九成反对污水处理厂落户。但令村民愤怒的是,在环评报告仍存争议(环评报告称,每天有6000吨电镀废水处理尾水要进入翁垟污水处理厂,但可行性报告反对,称是风险转接,环境治理成本的转移)时,污水处理厂就先建成土建结构。
记者在现场看到,翁垟污水处理厂建立在村内一片坑塘水面之上,东侧紧邻村内的兴三塘,南侧是运输道,西侧北侧厂区墙下就是养殖户的虾塘。
乐清市环保局关于《乐清市翁垟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意见提及,“废土石方、沉砂、格栅渣、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应定点堆放,并及时按规定处理;不能近水边堆放,避免暴雨时被冲刷进入水体造成污染”等。但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挡墙周围的地面遍布格栅渣、铁钉、钢管、废滤布、废包装袋、污泥和食物残渣等生活垃圾,与地下涌水、渗水等混合。
记者在施工场地看到,污水厂外的兴三塘塘堤多处裂缝,宽3-5厘米、长20-30米,有修补痕迹,塘外还有大量用于抢修工程用的抛石。
一家工程咨询公司出具的《兴三塘(污水处理厂段)加固工程初步设计》称,“兴三塘标准塘海堤工程为1994年台毁抢修建设而成,设计挡潮标准20年一遇。2017年8月翁垟污水处理厂在地基施工过程中,致使海塘塘顶发生裂缝、位移等现象,海塘结构受损严重。”
工程建设方德恒环保的负责人陈荣解释说,项目选址滩涂,地下深50米都是淤泥,就像嫩豆腐一样在抖动,真空预压地基处理就是要把淤泥中的水抽出来,把嫩豆腐变成豆腐干。
三屿村的兴三塘挨着厂区也就四五十米,但前期施工的时候,他了解到兴三塘是不受保护的,因为原来的规划,塘外还要再围垦,兴三塘成了二线塘,所以无所谓拉裂,但后来相关围垦被国家叫停,兴三塘又恢复成一线保护塘的地位,但影响已经造成。
位于翁垟街道三屿村滩涂的翁垟污水处理厂占地139.4亩,一期工程6万吨/日,目前污水处理厂已完成构筑物土建结构施工,计划今年12月投入试运行。
翁垟污水处理厂是乐清市政府第一个PPP模式项目,德力西控股集团和浦华控股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进行投资。建设方、运营方是德力西控股集团下的德恒环保有限公司。
关于翁垟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必要性,记者采访了温州市生态环保局乐清分局总工郑道福。他介绍,乐清市污水处理能力要达到40万吨/日的量,但目前的实际处理能力才17.45万吨/日,差距很大,所以建立污水处理厂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乐清市市政公用建设局基建科郑科长告诉记者, 到2020年底,乐清市已规划建设的污水处理厂总规模在34.4万吨/日,其中包括翁垟污水处理厂12万吨/日。
承包垦造水田的吴兴科,站在大片稻苗死亡的田里。
苗种基地面临消亡危机
三屿村的“三屿”是指原先村子所在的地方是海里的三个岛屿;翁垟的“垟”,当地话里是水退去后的田地。
翁垟街道2011年撤乡镇设立街道办事处,划归乐清市政府直管。翁垟街道与乐清经济开发区连在一起,同属乐清经济发展的主平台、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开发区内的纬11路-纬22路归翁垟街道管辖。
据翁垟街道办副主任周文帅介绍,翁垟街道共有规模产值2000万以上的企业156家,2018年工业产值达139.9亿元,在乐清市排名第三。
周文帅说,翁垟的工业经济这两年发展飞速,去年的工业增速是18%,今年一季度增速达30%。但同时,周文帅也认为,随着工业和城市化建设快速推进,土地资源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
资料显示,2018年乐清市的工业产值1050亿,但乐清人均土地不到2分。城市和工业进程急需大量用地,大批浅海滩涂被围垦和征用,养殖面积势必减少。渔业、养殖业与工业等相关产业相比处于弱势地位。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