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10-88696946
主页 > 专题资讯 > 行业动态 >
分享到:

APP“偷听”用户数据拷问信息安全

2019-04-15 09:05
打印
收藏
APP偷听用户数据拷问信息安全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一些外卖平台会通过APP(计算机应用程序)获取用户麦克风权限,偷听用户谈话,并在APP内推荐谈话中提到的想吃的食物。上海市消
正文内容
APP“偷听”用户数据拷问信息安全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一些外卖平台会通过APP(计算机应用程序)获取用户麦克风权限,“偷听”用户谈话,并在APP内推荐谈话中提到的想吃的食物。上海市消保委也发布了针对39款网购平台、旅游出行、生活服务等手机APP涉及个人信息权限的评测结果,发现其中25款APP存在收集敏感个人信息问题,引发社会关注。
 
APP等手机应用是否真能“偷听”用户谈话内容等个人信息?对于这个专业性很强的问题,普通消费者也许难以给出确定答案。然而,最近英国剑桥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类似“监听”确实存在技术上的可能。在一篇题为《听到你的触摸:智能手机上的新声学侧通道》的论文中,科研人员发现,当人们轻敲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屏幕时会产生声波,且敲击不同位置时,相应声波会有不同形式的变形。而通过智能手机内置的麦克风收集、恢复这些声波,就可以“听到”敲击屏幕的声音,再结合人工智能算法,人们便能从声波中恢复用户在虚拟键盘上输入的字符。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有学者就曾预言:“大数据将是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如今,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确实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在消费领域,正在到来的“智能时代”,让家电、汽车等拥有了“智慧大脑”;在生产领域,企业通过用户体验调查,将人们的消费偏好、消费习惯转化成可以量化的数据节点,有助于更加精准地改善产品性能;在城市管理领域,交通部门用全量实时的数据,来感知路上每辆车所在的具体位置、每个红绿灯路口的车辆信息等,大幅提升了城市交通运营效率。
 
但是,技术也是一柄“双刃剑”,如果驾驭不好,就会带来负面效应。在这次外卖APP“偷听门”事件中,用户对个人隐私被泄露的担心不无道理。现实中,许多企业热衷于通过APP收集和使用用户信息,进行所谓“用户画像”,以便精准投放产品,把广告行业的工具功能发挥到极致。然而,这些企业在收集用户信息时,无论在内容和范围上都过于宽泛,许多信息并不是开展安全、高效、便利服务所必需的。
 
科学家从技术层面证实APP“监听”用户隐私信息的可能性,也在警示人们:身处大数据时代,任何一次用户个人信息的泄露,都可能造成难以预测的“蝴蝶效应”。去年8月份,黑客利用技术手段窃取华住集团旗下酒店数据,5亿条用户身份信息及酒店开房记录被泄露,大批网友惊呼“被查房”。随后,各类针对个人的电话、电信诈骗活动迎来高峰,带来了一系列“次生灾害”。可以说,公民个人信息被非法收集、泄露,已经成为全社会需要面对的系统性风险,今天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变得比以往更加迫切。
 
技术创新的使命是服务人类,引领人们迈向美好生活,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但缺乏规制的技术,给社会带来的不是福祉,而是难以预估的风险。只有在用户信息等大数据的收集、使用和流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将数据转化为服务和产品,才能更加精准地对接人们的需求和期待。为此,一方面相应的法律法规、监管措施要跟上,将技术的开发、应用纳入法治的轨道;另一方面也要善用技术去监管技术,筑牢个人信息保护的技术壁垒。更重要的是,要敬畏技术伦理,防止各种滥用大数据的行为,切不可以技术创新的名义,游走在“科学的前沿,伦理的边缘”。

投标提示

为保证您能够顺利投标,请在投标或购买招标文件前向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咨询投标详细要求,有关招标的具体要求及情况以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的解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