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10-58237450
主页 > 专题资讯 > 专家看点 >
分享到:

刘尚希:以共治理念推进PPP立法

2016-11-15 12:33
打印
收藏
刘尚希:以共治理念推进PPP立法 2016年11月15日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 刘尚希 PPP立法是当前中国推进PPP健康发展过程中十分关键的问题,我们迫切需要立法来规范政府、社会资本以及
正文内容
刘尚希:以共治理念推进PPP立法
2016年11月15日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  刘尚希
  PPP立法是当前中国推进PPP健康发展过程中十分关键的问题,我们迫切需要立法来规范政府、社会资本以及相关主体之间的行为。
  从PPP本身来讲,它包含了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问题,在立法过程中,我们既要从实践出发,去总结实践当中一些好的做法,同时也要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尤其要打破一些传统的思维框架,通过融合来创新。
  怎么融合?能不能找到共识和共同的基点?我觉得是能找到的。这个共同的基点就是我们一直倡导的共治。治理是一个新的概念,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就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说治理已经变成了我们现在各方面改革的一个总目标。PPP立法是整体改革里的一个重要内容,显然也应当用治理的理念来进行指导。但是,治理不能停留在一个抽象的概念上,我们要给它具体化,要搞清楚它的内涵。如果PPP立法是基于共治这种理念,那么具体体现到立法里,它会表现出一些什么样的东西呢?
  共治是一种新思维和新方式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共治的理念突破了传统的经济学、财政学的一些基本观点。在经济学界流行的一个基本的看法就是政府与市场是对立的。但实际上,政府与市场不是一个对立的关系,它们应当而且是可以融合的。尤其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不能没有市场,也不能没有政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政府与市场不是对立的,问题是我们的理论思维并没有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做出调整,这就导致了我们的理论研究和现实之间越来越脱节。
  在西方语境里,PPP讲的是政府和私人资本形成一种伙伴关系,在中国语境里则讲的是政府和社会资本,这些实际上都是一种政府与市场的合作。所以,PPP的这种实践已经打破了政府与市场对立的思维和传统的研究范式。
  财政学原来有个基本的看法是公共服务只能由政府提供。现在看来,公共服务政府应当提供,政府和市场结合起来也可以提供,社会也可以提供。基于共治理念,提供公共服务不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因为共治的内涵就是多元主体来共同治理,它们之间是互动的。既然如此,PPP实际上是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这个概念对立法有何意义?其实这是一个出发点,从共治的内涵可以推出PPP的立法应基于这个平等关系。在立法里面,平等关系一般是民法原则,也就是自主、自愿,在法律上就是自治的。
  从这一点看,我认为共治理念是一种新的思维和新的范式。所以,从共治可以推导出PPP立法的定位应当基于民法。立法不是拍脑袋,要有一个理论的逻辑来支撑。说PPP是一种伙伴关系,为什么这样说?伙伴关系的内涵是什么?这些都要基于共治的核心理念,偏离了这个,我们对这种伙伴关系,对政府与市场的合作仅仅是跟着做而已,可能还没真正理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共治是一个新标准和新坐标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共治跟传统的国家观念不一样。
  从微观上看,共治是多元主体之间的一种互动,是基于一种命运共同体、社会共同体的理念。放在这个坐标中来看,PPP问题不仅是一个发展的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改革的问题。为什么是一个改革的问题?那就需要我们从重新定义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
  过去30多年,我们搞的市场化改革实际上就是政府与市场分工的改革。为什么要分工?就是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即从过去的基础性作用变为决定性作用。这种转变只有通过分工的改革才能实现。如今,改革进入新时期,我们不仅需要分工的改革,还需要合作的改革,也就是政府与市场在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合力。怎么才能形成合力?那就要合作。这种合作是非常广泛的,具体来讲,PPP就是政府与市场合作的一个载体,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从这点来看,PPP问题也是一个改革的问题,即要从过去的分工改革转向合作改革。
  面对这样一种新的实践,理论上我们怎样理清楚?这就要重新定义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支撑这种PPP实践的,实质上是一种政府合作的改革,从这个意义上看,形成了一种新的风险利益关系。法律是干什么的?就是规范和调整风险利益关系的。PPP立法要,首先抓住这个新的风险利益关系,并做出深度的分析,这样立法才是脚踏实地的,才不会落空。
  新的风险利益关系跟过去我们认识的风险利益关系有什么不一样?过去我们可能把这种风险利益关系隔断了,比如说市场和政府的利益关系是不一样的。如今,我们要有一种新的融合思维,也就是我讲的共治的理念去重新理解它。
  其实,PPP的风险利益关系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的风险利益关系。这种关系蕴含着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所以需要法律来规范。但在规范之前我们要搞清楚,既然这种关系是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的,是基于民法原则的,很显然可以借鉴市场的方式。另一个层次是政府、社会资本和社会大众之间的风险利益关系,这是其他的一般市场领域不会有的。但在PPP里,这个问题非常突出。这一层风险利益关系能用市场的方式去解决吗?显然不行,这个时候只能用公共的方式去解决。对于这层风险利益关系,可能不能再限于民法原则,要以公共的方式去解决,这里就包括经济法和行政法的思维。由此可见,PPP中的风险利益关系是混合的,或者说是一个复合的,既包含着市场的方式,也包括公共的方式。
  由此推出一个立法的基本原则:基于民事原则但不限于民事原则。如果基于民法原则,用合同去解决PPP的所有问题,若是这样的话,我们就不需要搞PPP立法了,直接用现有的法律就行,但问题显然并不是这么简单。
  共治基于行为主义
  我们现在的制度主义思维不能抛弃,但更多地要向行为主义思维转变。行为主义是什么,从共治里能推导出来。共治既然是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互动就是行为。基于行为,就要考虑在这种新的风险利益关系里面,从主体出发考虑问题。要搞清楚行为,必须要搞清楚主体。PPP里包括了多方面不同性质的主体,如经济人、社会人、行政人,他们都裹到一起了,是很难掰开的。面对一个有机的主体,按照传统的部门法思维方式,非要给他掰开,可能立法就会偏离实践,不能真正规范PPP模式里既有经济人,又有社会人和行政人的复杂利益关系。所以我觉得,我们先要看到PPP不是单一的经济人和经济主体。
  政府有多重身份,它既是一个民事主体,是经济人,又是公共主体和行政主体。PPP立法怎样对其身份进行限制,这是一个大难题。因为主体有多重身份,其行为也很复杂。PPP立法里怎么对这些行为进行相应的规范?这也是PPP立法必须解决的。不仅仅是解决一个单一行为,而是解决一种复合行为,这必须纳入到PPP立法的框架和设计中来。
  既然我们称为行为主体,就要看主体行为。从立法角度看,更多地要关注行为的效果。我们过去的立法和司法上更多是基于一种事实的发生,但行为能不能作为一种事实?一般来说,行为很难被直接认定为一种事实的,通常要看行为造成的事实。但在如今公共风险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如果仅仅基于一种结果的事实,而不是基于一种行为的事实,等它造成了严重后果再去从法律上解决已经毫无意义,因此,PPP立法应该引进风险思维,注重行为风险,而不是行为后果。
  我认为法律本身就是从不确定性的世界去寻求一种确定性——秩序,出发点应当是不确定性,但现在的立法、司法却把确定性当成一种前提。我认为这是有问题的,立法应当以不确定性出发来考虑问题。从不确定性出发追求的是一种确定性,而行为恰恰是不确定性的。过去长期来,立法和司法实践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一种确定性基础之上,是以一种结果事实作为依据来考虑立法思路,这已经不适应当下人类社会已经到了风险社会这么一个新阶段。人类社会已经进入风险社会这个时代,所以,我们现在更多地需要一种行为主义的思维,在这里面就有一种风险的理念。要把行为风险预设到法律当中,即使没有事实的发生。让法律起到直接规范行为本身的作用,而不是从行为后果再反馈到行为本身的间接规范。在现代社会,行为即权利,行为即风险;有的行为要保护,有的行为要限制。
  从这个角度来看,政社合作,也就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应该突破部门法的思维,融合经济法、民法和行政法,更侧重于从行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不仅仅是基于一种结果事实。如果说基于行为来考虑PPP立法,我想立法可能就具有创新性,当然这对于理论、实践而言,还面临着很多挑战。
  (本文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在“PPP立法理论、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编辑整理/周琳娜
 

为你推荐

投标提示

为保证您能够顺利投标,请在投标或购买招标文件前向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咨询投标详细要求,有关招标的具体要求及情况以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的解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