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讲座的题目是“新时代北京城市发展的文化动力”,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引言:坚持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必须坚持
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论述: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九大报告从三个方面来总结。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第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第三,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其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具体的工作层面上,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城市与城市文化的再认识
1.城市
从城市的角度来看,城市既是人类解决共同生活问题的一种物质手段;同时,城市又是记述人类这种共同生活方式和这种有利环境条件下所产生的一致性的一种象征符号。通过对空间的具体而形象的利用、控制,城市自身不仅负载了使用的生产活动功能,而且为居民的日常交往提供场所。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文化》这本书中提出,城市是文化的容器,而这个容器所承载的生活要比容器自身更重要。
从文化分类来看,我们可以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物质文化是基于现有的物质空间载体的建设,包括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我们进一步来梳理一下关于物质文化在空间的表现:第一,以大型的公共文化设施为代表所形成的公共空间;第二,以人们日常交往为载体所形成的交往空间,如公园、绿地、文化广场等。公共空间和交往空间,是文化活动在空间载体的聚合,形成了我们所认知的文化空间。
2.地方与地方感
我们日常听过一个词叫作“地方感”。“地方感”与“地方”一词相对应,而“地方”又是与“空间”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什么是地方?美国学者雷尔夫认为,人与地方之间有很强的联系,没有人的区域不能称为地方。一个由欧几里得距离量度出来的空间,经人们赋予了功能、情感意义后成为一个地方。
段义孚先生在《空间与地方》一书中指出,空间被赋予文化意义的过程就是空间变为地方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可以说是“人化”的过程。人归属于这一地方,形成一种归属感或“地方感”。
所以,城市的主体是人,人是适应环境并创造世界的根本。每一个城市在其发展历史进程中,由人类适应自然环境,并创造世界的各类活动所产生的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同时,这些文化在空间的安置、布局和建设就形成了一个城市特有的文化空间,进而成为这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特性所在。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城市文化也满足了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高层次需求。而空间与地方正因为有了人类的活动、有了人赋予的意义之后,才构造了文化空间。而这个文化空间与人的行为之间形成了互动关系。城市居民通过行为活动会进一步提升和塑造新的城市文化空间。城市文化空间又会通过感知、培育、建设、习得,进而影响人的行为,从而构造一个更加完善、更加多元、更加丰富的城市文化空间。
对于文化空间,不同学科和研究领域有不同的界定与解读。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认为,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出的文化空间/场所的定义,是指某个民间传统文化活动集中的地区,或某种特定的文化事件所选的空间。而地理学对文化空间的研究可以追溯至文化地理区的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因某种文化特征的群体在空间的分布所形成的文化景观和文化区。
近年来,中国学者通过对城市文化产业空间的特征研究、文化战略和空间效应对城市空间重构的影响,以及文化空间的营造角度等,揭示城市文化空间的形成机制,即:人—场所—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精神、制度及风俗的影响,不断拓展与深化对文化空间的研究。从这个层面来看,学者认为,城市的文化空间是城市空间架构的高级表现形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视察北京,五次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明确“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提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
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关于文化中心,《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第七条指出:“文化中心建设要充分利用北京文脉底蕴深厚和文化资源集聚的优势,发挥首都凝聚荟萃、辐射带动、创新引领、传播交流和服务保障功能,把北京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历史文脉与时尚创意相得益彰,具有高度包容性和亲和力,充满人文关怀、人文风采和文化魅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更加精心保护好北京历史文化遗产这张中华文明的金名片,构建涵盖老城、中心城区、市域和京津冀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培育世界一流文化团体,培养世界一流人才,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和服务体系,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营造和谐优美的城市环境和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具有首都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
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文化中心空间布局保障示意图和科技创新中心空间布局保障示意图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在空间上具有一致性。
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是北京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充分发挥首都辐射带动作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在空间上,北京将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在城市空间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到新时代对北京城市的定位,不仅仅是基于城市本身,而是将北京这个城市放在了京津冀的城市群范畴里来看其功能和定位,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首都作用提供了空间上的支撑。
二、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业
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利益的独特呈现方式。
1.文化资源
对于文化资源,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概念表述,但从大家的共识中,我们可以梳理出这些来:文化资源是人类文化中能够传承下来、可资利用的那部分内容和形式,是人们从事文化生活和生产必须的前提准备,是人类劳动创造的物质成果及其转化的一部分。广义上的文化资源,泛指人们从事一切与文化活动有关的生产和生活内容的总称。狭义上的文化资源,是指人们能够产生直接和间接
经济利益的精神文化内容。概括来讲,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和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地方的文化
经济发展。
文化资源具有无形性、差异性和适境性的特点。
由于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对文化资源的认识有一定差异性,所以文化资源有不同的分类。从形式来看,文化资源分为:物质性的,包括历史遗存、特色民居、民族服饰、民间工艺等;非物质性的,如语言、文字、音乐、舞蹈、习俗、节庆等。从时空分布来看,文化资源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当代等。从类别上来看,文化资源可以分为:民族性、地域性、功能性。从内容上来看,文化资源又可以分为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宗教文化资源、艺术文化资源以及地域文化资源等。其中,历史文化资源是我们发展文化产业及文化创意产业的根本资源。
历史文化资源包括历史时期形成的文化遗产资源本身以及文化产品生产及相关辅助的生产与服务等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具有独特性,是特定国家或地区当前居民文化生活以及文化消费需求的各种可资利用的物质与非物质资源的总括。
2.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在1947年出版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他们在书中率先使用了文化产业的概念。他们强调文化产业必须和大众文化严格区分开来。文化产业把旧的熟悉的东西熔铸成一种新的特质。通过技术手段以及经济的和管理的集中化,这一切才有可能实现。应该说,文化产业的大规模发展使审美的商品属性昭然若揭,并使审美生产与消费呈现出规模化的效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是这样的: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存储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这是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对文化产业进行的界定。
我们对文化产业做一个概念上的总括,即:文化产业的中心任务是将有限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有用的文化产品,包括文化实物产品、文化服务产品机器衍生形态。
文化产业可以分为:传媒产业、艺术产业、旅游产业、体育产业、版权产业和创意产业。
三、文化创意产业的缘起与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是实现传统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高流行文化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了“创意产业”定义的国家,也是第一个主要通过国家政策影响力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根据英国文化传媒体育部最新的数据来看,英国的出版行业增加值总额已经达到1.156亿英镑,占比达到0.92%,占英国出口总额的3.1%,成为英国最大的创意行业。
英国明确创意产业是指: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应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
全球对创意产业有不同的划分类型。英国将文化创意产业划分为以下13种类型:视觉艺术产业、表演艺术产业、文化展演设施产业、工艺产业、电影产业、广播电视产业、出版行业、广告产业、设计产业、数字休闲娱乐产业、设计品牌时尚产业、创意生活产业和建筑设计产业。
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的划分,我们将文化创意产业分为九大类,包括:第一,文化艺术,含5个子类;第二,新闻出版,含4个子类;第三,广播、电视、电影,含3个子类;第四,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含3个子类;第五,广告会展,含2个子类;第六,艺术品交易,含2个子类;第七,设计服务,含3个子类;第八,旅游、休闲娱乐,含2个子类;第九,其他辅助服务,含3个子类。
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2006年我国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在纲要里首次出现了“创意产业”一词,从此创意产业的发展就进入了国家战略时期。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占GDP比重快速增长,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类型数量也在飞速发展。
四、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北京的文化产业与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保持同步,并在很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从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来看,北京在2014年就发布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2014-2020年)》,规划形成“一核、一带、两轴、多中心”的功能区空间发展格局和与之相适应的“两条主线带动,七大板块支撑”的功能区产业支撑体系。
通过进一步细化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北京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呈现以下特点:1980—2010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数量不断扩张;同时在空间上主要集中在长安街以北地区,呈现出高度集聚的态势。
2018年6月,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在《意见》中明确提出文化空间拓展行动。北京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拓展城市文化空间,即:第一,优化布局,对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文创小镇、文创街区、文创空间等进行空间优化布局,形成集聚发展、错位发展的格局;第二,加强老旧厂房保护利用,有效盘活老旧厂房资源,建设新型城市文化空间;第三,鼓励支持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合理开放空间,开展
市场化运作,加大跨区域的合作力度,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等相关政策。
我们对2018年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2018年1—10月,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收入情况同比呈现增长态势,相对增长幅度比较大的有新闻信息服务、文化核心领域、内容创作生产、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等。从从业人员情况来看,内容创作生产和文化传播渠道对增加就业岗位和提升从业人员整体收入情况起到了一个支撑作用。从文化创意产业增长情况来看,2018年1—6月,北京市规模以上的文化创意产业,从收入和从业人员来看同比增长比较明显的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和艺术品生产与销售服务。
第二,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点是“一核、一城、三带、两区”的整体架构。“一核”是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一城”就是老城;“三带”是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两区”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引领区。
五、北京城市文化空间的塑造
北京积极推进以文化设施为重要载体的文化空间塑造。在这里我们从具体案例来看北京城市文化空间塑造的三个重要形式。
1.工业遗产地的再利用
第一个案例是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位于北京朝阳八里庄东里,其前身是1955年成立的北京第二棉纺织厂。到了20世纪90年代,虽然北京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城市功能转化,棉纺织厂的产值以及吸纳的职工数量开始逐年下降。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工厂迁出了城区,所有的生产加工设备也都外迁。原来的旧厂址这块地方,既承载了北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工业印记,同时也承载了棉纺织厂工人的文化印记。所以,经过多方考证决定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2009年开始设计,2011年完成改造,成立了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这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利用原棉纺厂外迁遗留下来的废弃厂房、车间、仓库等,作为文化创意产业活动的办公空间,使得废旧厂房得到有效利用。目前入园企业达到了170多家,年产值超过200亿,主要集中在新媒体类、创意类、设计类、广告类和动漫类等相关行业。
第二个案例是77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这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前身是北京胶印厂,位于东城区美术馆后街77号,这也是77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名字的由来。北京胶印厂于1954年建厂,在20世纪90年代也经历了产业结构升级换代、设备革新、压缩生产工具等,部分闲置的厂房和车间就出租作为民用住宅或进行商业使用。2012年,建立了印刷、美术设计、教育
培训一体化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以上两个例子既有差别也有联系。它们都是对于原有工业旧厂房进行了改造升级和再利用。但是,莱锦因其整体产业全部搬迁,所以是一个整体的置换和再利用。而77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还保留了原有的生产功能,并不是说完全重新替换。这个集聚区的发展定位为发展美术和设计相关的高端企业,以印刷为主导,美术设计和教育培训等为一体的综合型办公场所。原胶印厂部分设计和运营环节仍留在集聚区。
通过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产业延展型和工业遗产地再利用的动力机制都来自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文化保护情结的要求,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以工业遗产地为载体的城市文化空间。
2.历史文化街区
1933年《雅典宪章》首次提出了历史街区的概念。在世界范围内,历经了多年,从以单体建筑保护到历史街区的整体性保护,再到提出再生和报告,等等。1999年5月《北京宪章》提出了“人居环境”的概念,提倡将旧城整治、更新与重建纳入一个动态的生生不息的循环体系中。我国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是遵循历史真实性、生活真实性、风貌完整性的要求进行的。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并正式提出了“历史街区”的概念。2002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文物保护法》正式将历史街区列入了不可移动文物范畴。2008年8月,《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将“历史街区”正式命名为“历史文化街区”,并对它有了概念和范围的界定要求。
概括来说,城市中现存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过去和现在的客观见证者,是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合当地民俗、城市历史、城市文化的有机综合体,是城市居民的精神寄托地,是城市历史文化发源地之一。
我们以南锣鼓巷为例来看北京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经验和做法。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也是我国唯一完整保存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规模最大、品级最高、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聚落街巷。1999年,南锣鼓巷被列入了历史文化街区名录。2005年正式开展保护与发展工作。2006年制定了《南锣鼓巷与保护发展规划(2006-2020)》。2010年的时候它被评为3A旅游景区。由于景点游客众多,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于是,南锣鼓巷在2016年4月主动取消了3A景区资质,同年12月发布了《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管控导则(试行)》,这标志着南锣鼓巷的保护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管控导则(试行)》提出以减法为主、还原味道、突出特色、提升品质为目标,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建立以南锣地区管委会为主体,建立“南锣鼓巷风貌保护管控联席会议”机制,促进公众参与、技术支撑、风貌保护管控;对南锣鼓巷进行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其中管控要素中提出对街巷尺度,建筑格局、形式、体量、高度、材质、做法、墙面、屋顶、台基、门窗,门楼形式,装饰构件,院内绿化等20多项内容都作出明确规定。南锣鼓巷经过改造后,网红店减少了,京味儿更浓了。
3.多元融合的文化空间
第一类是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的功能多元化。比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除了原有的本体功能外,还增加了更多元的服务居民文化活动的功能,像电影、文化展演、
专家讲坛等,形成多元融合的特点。近年来,还有一些新型的书店形式,对推动北京文化空间的塑造起到了一定作用,像北京新华书店功能提升,建设24小时书店,兼有文化休闲功能。打造“悦读北京”城市书房。
第二类多元融合的文化空间是以咖啡馆为载体的文化空间。2018年12月故宫角楼咖啡馆正式营业了,标志着故宫文化空间的类型和功能上又增添了一项新的功能。
咖啡馆作为多元融合的文化空间在北京从2012年到2018年呈现了急剧扩张的态势。通过以咖啡为主题词的微博数据的大数据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咖啡馆一方面与历史文化街区形成有机联系,另一方面也与众创空间形成有机联系。所以,对于咖啡馆的功能来讲,不仅仅是喝咖啡,而是还兼有了文化多元融合的功能。同时,对咖啡馆为主题词的微博数据词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它也是地方文化特征符号化的表征,不同区域的咖啡馆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比如,在798地区,艺术、创意成为主题;望京则体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而中关村、
金融街、CBD等地,我们看到了创意、灵感以及对安静的诉求。
通过以上三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北京城市文化空间的塑造具有多元、多样、广度和深度的特点。所以,我们对城市文化空间的塑造要基于不同区域的文化活动以及人们的文化诉求,同时也要结合现有文化空间条件以及再利用的政策导向,进一步塑造和提升我们的城市文化空间。
通过与大家的分享和交流,我们可以看到:城市文化资源是人类文化中能够传承下来,可资利用的那部分内容和形式,是人们从事文化生活和生产必须的前提准备,是人类劳动创造的物质成果及其转化的一部分。文化产业的中心任务是将有限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有用的文化产品,包括文化实物产品、文化服务产品及其衍生形态。文化资源有效整合与创意开发利用的根本目的是形成具有:精神感召力、社会凝聚力、市场吸引力、思想影响力、心理驱动力的优秀文化产品。城市作为一个空间实体,既具有生产功能,也具有消费功能,更具有文化功能,文化资源有效整合与创意利用的最佳载体就是城市,而城市复兴与空间再生产的本质是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有历史文化延续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这是人们真正需要的城市,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