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10-88696946
主页 > 专题资讯 > 专家看点 >
分享到:

胡敏:思想淬炼 政治历练 实践锻炼 新时代中青年干部如何发扬斗

2019-09-29 08:21
打印
收藏
胡敏:思想淬炼 政治历练 实践锻炼 新时代中青年干部如何发扬斗 2019年9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
正文内容

胡敏:思想淬炼 政治历练 实践锻炼 新时代中青年干部如何发扬斗


 

                            
  •   2019年9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站在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领导人民正在推进“四个伟大”的历史进程和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的时代背景下,统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眼当前形势任务,深刻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和发展的斗争历程,我们党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恢弘实践,深刻阐明了当今形势下我们为什么要强调斗争精神的重大意义,科学回答了新时代领导干部应当遵循什么样的斗争方向、立场和原则,如何把握斗争规律和斗争艺术,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的核心要义、本质要求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登高望远、视野宏阔,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紧扣时势,具有极强的理论性、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的经典文献,是指引我们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遵循,也是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和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重要指引。

     

      那么,作为创造了“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迹”的百年大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在此时强调“伟大斗争”?“伟大斗争”的对象是什么?如何来进行这样一项“伟大斗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具有怎样的深远意义?我们如何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髓?我想从三个方面与大家一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一、如何理解新时代的斗争和斗争形势

     

      (一)斗争的基本内涵和哲学意义

     

      从“斗争”一词的基本释义上看,一般有三个意思:一是矛盾双方发生互相冲突,一方力求战胜另一方,比如阶级斗争、思想斗争,再比如跟歪风邪气作坚决斗争;二是针对敌对分子,人民群众用说理、揭发、控诉等方式予以打击;三是体现一种奋斗精神,比如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斗争。

     

      从哲学的高度分析斗争与斗争精神,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早就告诉我们,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有斗争。历史辩证法也揭示,社会是在螺旋式上升中前进的,充满斗争的艰辛与曲折。

     

      因此,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运动规律的一个基本现象。认识和解决矛盾的过程其实就是与矛盾作斗争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斗争的实质就是认识、分析、解决矛盾问题,促进事物向前发展的过程。斗争精神就是体现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既唯物辩证又坚毅能动的意志思维。要形成斗争认知,这是斗争精神的思想基础;要发扬斗争豪情,激发敢为天下先的壮志,这是斗争精神的重要内容;要坚定斗争意志,这是斗争精神的核心。

     

      (二)马克思主义斗争学说的本质内容和基本特点

     

      马克思主义者向来就不讳言斗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和发展的历程就充满着斗争的艰辛。

     

      卡尔·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1835年,年仅17岁的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考试时写的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就立志选择“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他说:“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将毕生热血都奉献给了为人类解放的崇高事业。虽然他一生颠沛流离、历经苦难,但他始终不忘初心,风雨兼程,为人类的解放事业不断奋斗。马克思的一生体现了其斗争意志和斗争品格。

     

      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马克思的一生,就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他的毕生的使命就是为人类解放而斗争。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著名的《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世界,并流传至今,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经典文献。恩格斯评价说,《共产党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

     

      《共产党宣言》其实就是一部斗争的宣言书,充满了斗争精神。《共产党宣言》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而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共产党宣言》写道:“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自此,《共产党宣言》成为共产国际运动和后来各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基本指针。

     

      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的是,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斗争,不仅包括其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的阶级斗争;也包括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斗争和生产实践,是不断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适应的矛盾运动;还包括作为先进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战斗性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过程。

     

      无产阶级政党作为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先进政党,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因为所处发展阶段、社会环境、队伍状况、实现阶段性目标而不同,斗争方向和斗争手段也不同。但所有这些斗争根本上都是为了实现伟大的目标,即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实现人的全面自由而进行的。这是斗争的目标。

     

      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从理论走向世界、走向实践、走向未来的主要手段。

     

      其一,马克思所指的斗争是联合全世界无产者的斗争。在强大的反对势力面前,单个的劳动者是弱小的,要想取得斗争的胜利,必须团结起来。为此,马克思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领导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国际工人协会,支持了世界上第一次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巴黎公社革命,满腔热情、百折不挠地推动各国工人运动发展,从这里,马克思主义从一国走向了多国,从多国走向了全世界。

     

      其二,马克思所指的斗争是先进理论指导的斗争。马克思有一句名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空想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就是因为缺乏先进理论的指导。巴黎公社的革命号角,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特别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推进,这些实践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实践走向成功,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其三,马克思所指的斗争是为了解放全人类的斗争。“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的斗争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解放全人类,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迄今为止最为崇高和神圣的奋斗目标,这是马克思主义斗争的出发点也是归宿。从这里,马克思主义从历史走向了未来。

     

      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格。

     

      其一,斗争精神源于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价值信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以人民实现自身解放作为核心价值追求的思想体系,是为求得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行动指南,这也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具有不懈奋斗的斗争精神这样的理论品格。

     

      其二,斗争精神源于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实现哲学革命的逻辑起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格。马克思、恩格斯多次指出,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对他们理论中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特点,从根本上决定了它与社会现实生活、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以及与具体的时代条件的紧密联系。因此,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保持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特点,就决定了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

     

      其三,斗争精神源于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具有在实践中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在于它不把任何现存事物看成是永恒的、神圣的和不可侵犯的东西,不对任何迷信和谬误让步。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和批判的,革命性、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内在动力。因为这种革命性和批判性不仅仅是针对别的理论或别的事物的,而且还是指向自身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也要接受现实的批判和实践的检验,保持理论的开放性,不断与时俱进,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学说和斗争精神催生了无产阶级政党在世界各国的共产主义实践。20世纪初,俄国的“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终于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斗争的成功实践。

     

      当然,由于人类社会发展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执政党执政规律只有在前无古人的事业开创中不断认识、总结和发展,在把握斗争方向、解决斗争矛盾、掌握斗争方法、摸索斗争规律等方面自然会有这样那样的艰难曲折,但斗争的实践意义、理论意义和价值意义是不可抹杀的,凝聚在斗争过程中的斗争意志和斗争精神也不会因为时代发展而消逝。

     

      (三)新时代斗争的形势和核心要义

     

      1.新时代斗争的形势

     

      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来,历经风雨坎坷,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成为一个无坚不摧、充满生机活力的坚强大党,锻造成一个极富斗争精神、极具斗争本领的大党。

     

      忧患意识从来都是共产党人对于国家、对于人民深沉责任感的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著名的“进京赶考”。70年后的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对于执政党所面临的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有着清醒的判断。

     

      从当下的国情看,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

     

      从当下的世情看,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就越处于国际矛盾的风口浪尖,甚至遭遇形形色色的封锁、遏制和打压。

     

      从当下的党情看,党面临的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具有尖锐性和严峻性。

     

      执政70年的中国共产党人,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是应对当代大势的主动作为。

     

      因此,在这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党领导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我们党要继续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2.新时代斗争的核心要义

     

      针对新时代斗争,我们必须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其一,新时代的伟大斗争要以实现伟大梦想为目标导向。我们的伟大梦想就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我们国家的奋斗目标,都聚焦于这个总任务、归结于这个总任务。我们要紧紧扭住这个总任务,一代一代锲而不舍干下去。”

     

      其二,新时代的伟大斗争要以推进伟大事业为方向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伟大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伟大事业,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奋斗追求。进行伟大斗争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更公平更充分的发展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其三,新时代的伟大斗争要以建设伟大工程为战略保障。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十八届七中全会指出,“如果没有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没有严格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没有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就会丧失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就会丧失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就会严重脱离人民,就不可能担负起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进行伟大斗争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要持之以恒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全面增强各种本领,提高党治理国家的现代化水平,把政治建设置于首要位置,以党建引领社会各方面建设。

     

      其四,新时代的伟大斗争要以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根本动力。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搞革命如此,搞建设如此,搞改革如此,今天我们进行伟大斗争更是如此。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更加巩固党与人民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更加巩固中国与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决打赢“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国家富强。

     

      二、正确把握斗争方向、原则和规律

     

      (一)新时代斗争的正确方向

     

      方向决定前途。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首先不能忘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不能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自我、迷失方向。在2019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一系列事关党的领导、旗帜道路,事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重大原则问题,他指出,要牢牢把握正确斗争方向,该斗争的就要斗争。那么,其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无数事实都证明,削弱、否定党的领导,国家就会陷入灾难,人民就会步入苦难。自我们党成立以来,凡是党中央有权威、党团结统一的时候,党就能汇聚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力量攻坚克难,反之则会遭受挫折。

     

      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五个凡是”的斗争方向,即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也就是说,对于出现这“五个凡是”中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错误言论、错误行为,只要有可能危及党的领导和根本制度的,有可能侵蚀党的肌体危及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凝聚力、战斗力的,有可能破坏党和人民群众血肉纽带和国家安定团结的,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必须头脑特别清醒、立场特别坚定,真正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理直气壮地阐明立场、据理力争、坚决抵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斗争,从来都是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进入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面临的重大斗争不会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方面都有,而且越来越复杂。因此,当这些严峻形势和斗争任务摆在面前时,广大干部必须骨头要硬,敢于出击,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以无私无畏、舍我其谁的精神和意志,敢于斗争、善于取胜。

     

      (二)新时代斗争的基本原则

     

      领导干部在各种重大斗争中如何能够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斗争“三个统一”的基本原则,即要坚持增强忧患意识和保持战略定力相统一、坚持战略判断和战术决断相统一、坚持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相统一。这是打赢新时代斗争的认识论,也是方法论。

     

      1.坚持增强忧患意识和保持战略定力相统一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论是国际形势的波谲云诡,还是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都需要领导干部加强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绷紧风险预判的弦,未雨绸缪,不断提高科学预判风险的能力,绝不打无准备之仗。同时,要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锐气,要有我国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的清醒,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不断提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应对能力,知难而进,做到“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能精准研判,又能真刀真枪地实干,两者统一,相辅相成,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2.坚持战略判断和战术决断相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事物的发展中存在许多矛盾,但往往会有一种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是我们讲的主要矛盾,反之则为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两点论”和“重点论”,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处理好问题。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一战略判断下,所有的战术决断都要围绕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而展开,同一切与解决这一矛盾相抵触的因素作斗争,而且要奋力做到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3.坚持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相统一

     

      斗争是手段而非目的,我们义无反顾、视死如归地投身于伟大斗争并争取胜利,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围绕这一价值目标,无论斗争过程如何复杂艰险,无论有多少“娄山关”“腊子口”,都要敢于啃硬骨头、善于啃硬骨头,都要讲求斗争艺术。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务必在斗争过程中,始终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坚持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始终奔着问题去,朝着解决问题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三)新时代斗争的基本规律

     

      斗争原则体现在对斗争规律的把握中,体现在斗争艺术的娴熟运用中。习近平总书记讲,“斗争是一门艺术,要善于斗争。”这体现为深刻的认识论和科学的方法论。

     

      “善战者,求之于势。”对大局和大势的准确把握,历来是我们赢得斗争的先决条件。对领导干部来说,要谋子之前先谋势、着眼全局看局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对潜在的风险有科学预判,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该斗争的就要斗争。

     

      今天,面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我们党确定的战略目标任务,必须善于把握规律,这是我们党领导推动工作的制胜法宝,也是我们提高斗争本领的重要途径。

     

      斗争要有章法,光有勇气是不够的,盲打莽撞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斗争不是逞强好胜、争勇斗狠,为斗而斗,必须注重策略方法,讲求斗争艺术。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斗争的重要方法;斗争要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要根据形势需要,把握时度效,及时调整斗争策略。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使人民群众在斗争中能够辨是非、明方向,不断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在斗争中要始终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走群众路线,从人民群众中获得力量、智慧和支持,最终就能取得斗争的胜利。

     

      三、领导干部要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

     

      一是思想淬炼,要有胆,发扬斗争精神;二是政治历练,要有识,坚定斗争意志;三是实践锻炼,要有谋,增强斗争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斗争是多方面的,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都需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全面从严治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消除金融领域隐患、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治理生态环境、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全面依法治国、处理群体性事件、打击黑恶势力、维护国家安全,等等,都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这样复杂的斗争环境和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青年干部提出殷切期望,“领导干部要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

     

      习近平总书记还要求,领导干部不论在哪个岗位、担任什么职务,都要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培养和保持顽强的斗争精神、坚韧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那么,如何拥有顽强的斗争精神、坚韧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

     

      1.思想淬炼

     

      要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基础,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斗争起来才有底气、有信心、有力量。

     

      思想淬炼需要理论上清醒、立场坚定。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新时代,就是要不断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思想之舵,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就能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同时,还要在涵养政治定力上下功夫,炼就政治慧眼,恪守政治规矩,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思想淬炼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保持政治清晰,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2.政治历练

     

      领导干部就是要在重大斗争中磨砺,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是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的时候,越能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

     

      政治历练需要担当精神、敢于斗争。领导干部要加强政治历练,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

     

      马克思说:“如果斗争只是在有极顺利的成功机会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末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了。”我们不怕风险,怕就怕承平日久,缺乏斗争意志,嗅不出敌情、分不清是非、辨不明方向。换句话说,斗争精神不足,斗争本领不强,就不能胜利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目标任务。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面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一些干部特别是中青年干部,存在斗争精神不足、斗争意志薄弱的问题。比如,有的人得了“软骨病”,宁当“好好先生”“开明绅士”;有的人患上恐惧症,不接“烫手山芋”、不钻“矛盾窝”;再比如,有的人搞一团和气、不言斗争,凡事追求四平八稳、“差不多就行”,遇到问题矛盾绕着走等等,这些都是无视斗争、不愿斗争、不敢斗争的思想作怪。就此,一些党员干部就会甘于平庸、甚至甘于沉沦,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所痛批的“昏官”“懒官”“庸官”“贪官”。长此以往,我们党就不能永葆先进性、纯洁性,就不能始终保持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最终就将逐步丧失斗争意志。对此,我们必须弘扬斗争精神,敢于向自我挑战,进行自我革命。当然,这种自我斗争是一种兴利除弊,是组织关系的优化和体制机制的优化,是为了扭转颓势和消沉,不是呼吁好斗,不是制造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是要打倒、消灭对方,更不是西方社会争权夺利的“纸牌屋”。

     

      有了这个认识以后,领导干部就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缄默无声,不做丧失原则、不讲立场的“老好人”;要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不为私心所扰、不为人情所困,坚决破除“在其位不谋其政”“遇到矛盾绕着走、碰见困难躲着行”“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的庸人哲学,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在错误、失误面前敢于承担责任,以坦荡胸怀直面失误,不退缩、不推诿、不躲闪,勇于正视错误、勇于担当责任;要能够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坚持原则、充满正气,做战士、斗士,不做旁观者,敢于和善于同一切脱离群众、偏离实事求是的人和事作坚决斗争,用自己的“一身正气”压倒一切歪风邪气,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3.实践锻炼

     

      在实践锻炼中领导干部才能长本事,才能有谋。实践锻炼需要善于斗争、有勇有谋,这样才能做到从容应对。要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多经历“风吹浪打”,多捧“烫手山芋”,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才能不断历练斗争精神、切实增强斗争本领。实践锻炼的着重点包含两个方面。

     

      其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多做打基础和利长远的大事实事。要发扬钉钉子精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豪迈情怀,不计个人得失,克服好人主义,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其二,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根本标准,凡是群众满意的、拥护的,我们就要保持战略定力,以斗争精神克服各种困难,矢志不渝贯彻落实到底;凡是群众反对的,就要拿出战略果敢,敢于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坚决纠正;凡是群众有要求、暂时还不具备满足条件的,要多做说服解释工作,同时保持战略耐力,持之以恒,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创造条件争取早日付诸实施。

     

      当然,我们讲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强调中青年干部要发扬新时代斗争精神,更要把斗争作为激发奋斗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的内在动力。敢于和善于斗争是新时代奋斗精神的一种展示,是一场持久的内在修为和外在力量的历练和改造,这绝不是一哄而上的运动和一蹴而就的战役。领导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要在复杂严峻的斗争磨砺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在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中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在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培养和保持顽强的斗争精神、坚韧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在重整行装再出发的新长征路上永不停滞、永不懈怠,以伟大斗争成就伟大梦想。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不会随着党龄增加、职务升迁自然提高。在矛盾中成长、在斗争中前行,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特别是中青年干部应有的精神气质,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所在。广大干部特别是中青年干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的深刻内涵,在新时代伟大斗争中不断强身壮骨、增长才干,我们就一定能以今天的奋斗成就明天的光荣,不负伟大的时代,不负我们的梦想,不负人民的美好期望

为你推荐

投标提示

为保证您能够顺利投标,请在投标或购买招标文件前向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咨询投标详细要求,有关招标的具体要求及情况以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的解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