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回顾了中国的昨天,总结了中国的今天,宣誓了中国的明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看昨天,70年沧桑巨变,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看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看明天,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把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巩固好、发展好,继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回顾昨天,总结今天,宣誓明天,总离不开一面共同的旗帜,绕不开一条共同的道路,避不开一个共同的方向,那就是社会主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三个“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伟大历程,我们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三个只有”,全面深刻理解“三个只有”,对于我们在70年后再出发,而今迈步从头越时,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辉煌的人类文明。我们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长期走在人类历史发展最前列。但鸦片战争后,我们落后了,挨打了,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由于本国封建统治的腐败无能,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反对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先进的中国人曾不辞辛劳地向西方学习救国救民的真理。以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打造中国自己的坚船利炮,以此来抵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洋务运动把这一主张变为实践,中国有了第一批近代工业,清政府打造了亚洲最强大的北洋舰队。但在1894年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灰飞烟灭,洋务运动宣告失败。后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看到了我们的近邻日本,日本曾经和中国一样落后,但近代以后走上了向西方学习的道路,日本不仅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还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像英国一样搞起了君主立宪制,那么中国能不能也这样?维新派说服了光绪皇帝,开始搞维新变法。可维新变法仅持续了103天,便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绞杀,资产阶级改良的路线同样没有走通。再后来,以孙中山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终结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辛亥革命只是赶跑了一个皇帝,依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面貌,中国人民依然处于贫穷、落后、挨打的局面。历史一再证明,由于中国革命敌人的强大,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资产阶级的救国方案一次又一次地以失败告终,中国不但没有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反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泥潭中越陷越深,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始终未能改变。
对于这个历史进程,正如1949年6月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毛泽东同志接着说:“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可能性: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毛泽东同志还特别指出:“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毛泽东同志当时作出的是这样的判断,而历史也正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那么,新中国成立后朝着哪个方向走,又成为一个新的时代课题。在国民经济逐步恢复的过程中,由于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已经被推翻,由于中国政府实现了财政经济的统一,由于国营经济的日益发展壮大,特别是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包围封锁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对我国形成的强烈示范带动,所以在国民经济恢复后,中国革命很快由第一阶段发展到第二阶段,也就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为社会主义革命,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很自然地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就历史发展的全局来看,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客观上的需要。这就是上世纪50年代,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的必然性,要把这个必然性放到当时大的国际背景下来看,放到中国现实发展的状况中来看。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也有过多次论述。2014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中指出:“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旧的制度推翻了,中国向何处去?中国人苦苦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都想过了、试过了,结果都行不通。最后,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在我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中国人民向社会主义过渡。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正式确立,从此,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我们一开始没有管理全国经济的经验,第一个五年计划不得不照抄苏联的做法,后来毛泽东同志也说,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有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和独立自主的能力,这当然不是长久之计。由此来看,我们当时虽然学习借鉴苏联的经验,但是已经对照抄照搬苏联的模式产生了质疑,开始思考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中国积累了一些经济建设方面的经验,而苏共二十大后苏联方面也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鉴于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毛泽东同志说,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正是基于这种情况,在毛泽东同志的倡导下,中国共产党决心走自己的路,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探索过程中,我们也经历了严重曲折,但从总体上看还是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1954年6月,毛泽东同志曾忧虑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就是旧中国给我们留下的家底,一穷二白。当时,稍微带一点技术含量的近代工业都是带“洋”字的,比如“洋米”“洋面”“洋灯”“洋火”。在这个基础上,我国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定不移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功研制“两弹一星”,站起来的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腰杆挺得更直了。1979年9月,叶剑英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自豪地宣布:“我们在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历史,总的说来,是我们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决议》还列举了在这30年间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工业方面,钢铁、电力、石油、煤炭、化工、机械等工业部门大大加强,许多新的工业部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在农业方面,水利设施、化肥、农村用电、农业机械等大大增加,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显著改善;在科学技术领域,氢弹试验和人造卫星发射回收成功。
2019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在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有五位是科技工作者。这些科技成就的突破性进展,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30年里取得的,并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更大成就。而我们在工业、农业、科学技术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取得了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在这期间,毛泽东同志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就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战略、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等,直到今天,这些学说和理论都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指导方针。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二、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在新中国成立后30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和独创性理论成果,但也经历了严重曲折,虽然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我们仍然没有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于世界后列,这是我们必须面临的基本国情。为了全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从此,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
怎样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1982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5年党的十五大的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都含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或者“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法。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第一次出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法。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凸显了社会主义的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党始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对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一系列经典著作中都作出了充分展开和深入论证,在《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等著作中,又进行了更加完整的总结和论述。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九个方面的思想,这九个方面包括: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这九个方面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精辟概括,我们今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都可以从“九个关于”中找到明确答案。
什么是鲜明的中国特色?因为中国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情况下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的,这同马克思、恩格斯早年的设想很不一样,因为中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商品经济还很不发达,地区发展还很不平衡,这就需要我们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再加上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要求,这就使得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我们把马克思主义所概括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应用到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下,应用到中国的具体实践中,使得中国的社会主义呈现出一系列鲜明的中国特点。
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也就是说,只有把两层含义都讲到,才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完整准确的理解。基于这个理论,我们党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对这一基本路线的完整表述最早是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提出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我国的兴国之要。“两个基本点”: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二是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从党的十三大到今天,我们党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表述有多处微调,但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个最实质、最核心的内容始终没有变过,变的只是对国家建设目标的具体表述。党的十三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由此,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完整地呈现出来了,也就是经济上要富强、政治上要民主、文化上要文明、社会上要和谐、生态上要美丽。此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作出的新的战略安排。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其中第三步的目标就是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作出了新的安排,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在国家建设目标的表述上略有改动,但我们始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接力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
从1978年到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47.3万亿元,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从1978年到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由世界第十一位上升为世界第二位。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提升,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继而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开启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这是我们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的第二个伟大飞跃。这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出来的丰硕成果。同时,我们也要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开创的,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且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取得的。对于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史,一定要把它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这些成就的取得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础上取得的。没有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就。当然,没有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决策,也不可能使中国取得如此迅猛的发展,使中国人民真正在站起来的基础上富起来。要把两个历史时期连在一起看: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救了中国,中华民族站起来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了中国,中华民族在站起来的基础上富起来了。简言之,就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新独立的国家谋求自身发展的国际背景来看,在国际比较当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非拉的很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赢得了独立,走上了民族复兴的道路,并纷纷以西方国家为效仿榜样,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但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如果向已经实现现代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请教,他们会给你提供标准答案,也就是政治民主化、经济自由化,实际上很多发展中国家也正是走上了这样的现代化道路。可是70多年过去了,那些按照西方制度模式发展的国家,真正使自己发达起来的几乎没有,而中国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坚定不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且取得了成功。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在为什么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论述中指出:“中国十亿人口,现在还处于落后状态,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产生一批百万富翁,但顶多也不会达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甚至连温饱问题都不可能解决。”也就是说,中国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结果就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产生一批百万富翁,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这是什么局面?就是两极分化的局面。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是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从根本上消灭贫穷,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还说:“因为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最终发展起来也不过成为一个附庸国,而且就连想要发展起来也不容易。”
在此之前,邓小平同志也曾经考察过世界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其中确实有一些发展中国家紧紧依附身边的发达国家让自己发展起来了,可是这种情况只适合于那些地域比较小、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紧挨着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这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自身利益,也在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支持了依附于他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资本家可以把自己获得的高额利润分出来一点给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劳动者,这些劳动者的生活因此也可以得到改善。但是像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大国,不可能走这样的途径,这一点邓小平同志有着非常清晰的论述。
回眸中国40年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了蓬勃生机,中华民族正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屹立于世界东方。我国的实践向世界说明了一个道理: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是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可以说,我们用事实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宣告了各国最终都要以西方制度模式为归宿的单线式历史观的破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中国的进步,也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世界历史意义。
这是我们讲的第二个铁的事实,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三、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习近平总书记接着说:“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梦的具体内涵是什么?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再次阐释了中国梦,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怎样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怎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2年11月17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描述,也是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展开表述,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也体现了现阶段我们应该着力抓好的工作。在这次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正是牢牢把握了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了这个最大实际,我们党才能够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十个方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这里我选取三点来具体谈一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所发生的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其一,国家实力的持续增强更多更公平惠及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我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人民从中得到了更多更公平的实惠。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82.7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与此相伴随的,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超过经济增速。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贫困人口从8249万人减少到3046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1%。2017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9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5亿人,基本实现全民医保。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都发生在老百姓身边,是老百姓在现实中能够感受到的。
其二,国家反腐的显著成效大大赢得民心。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怎么解决?习近平总书记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就点明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努力方向,就是要从中央做起,从中央领导同志做起。随即,中央出台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反腐败斗争中,提出“老虎”“苍蝇”一起打,进而提出国际追逃工作要好好抓一抓。为了加强制度建设,我们党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要用好巡视这把反腐“利剑”。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对此,人民群众给予了高度评价。过去有人说“反腐败亡党,不反腐败亡国”,自古以来“反腐败”还是“不反腐败”成了一个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反腐,狠抓作风建设,以事实证明,不反腐败确实要亡党,反腐败不仅不会亡党,而且能够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我们党更加坚强,更有力量。
其三,国家权益的强力维护顺应了民意。面对国际局势的风云突变,党的十八大之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针对特朗普上台以后,美国刮起的“逆全球化”思潮在西方蔓延,我们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针对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中国誓言将继续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工作,坚定不移维护全球气候治理进程。这些都是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近年来所做的大事好事,这些大事好事既强力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也极大增强了中国人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正是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各方面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党的十九大作出一个重大判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立足于新时代的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就必须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要在站起来、富起来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强起来。而强起来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一方面,国家的强要有科技实力的强作为支撑;另一方面,国家的强要有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支撑。而要实现国家科技实力的显著增强,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只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共同富裕来看。新中国成立后,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的基础上,经过40年改革开放的持续努力,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摆脱了贫穷落后的局面,逐步地富起来了。但同时我们也很清楚,我们现在还没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之初,针对我国生产力落后、人民生活普遍贫穷的现实,邓小平同志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但他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提出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并把这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方面反复强调。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牵引之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是我们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取得的突出成就。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还比较大。这期间,虽然城乡区域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可是不同地区发展的速度并不完全一致,有的地区快一些,有的地区慢一些;这期间,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可跨越的幅度不完全一致,有的人先富起来了,有的人还维持在温饱和小康的水平线上,有的人还处于贫困状态。今天,我们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可以说做大“蛋糕”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当然我们还要把“蛋糕”做得越来越大,但是比继续做大“蛋糕”更突出存在的问题是如何分好“蛋糕”,因为如果只是做大“蛋糕”而不分好“蛋糕”,就会影响做“蛋糕”人的积极性,也就不可能把“蛋糕”做得更大更好了。只有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使做大的“蛋糕”能惠及每一个做“蛋糕”的人,这样才能做出更大更好的“蛋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我们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继续做大“蛋糕”的同时,着力分好“蛋糕”,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落实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让全体人民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接力实现中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共同富裕的实现就在我们眼前,就在我们现实生活中。
党的十九大在规划“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渐次实现的过程中,提出两步走: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那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什么样的?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什么样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对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成的两个阶段的描述中,都有“共同富裕”四个字,明确要求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明确要求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可以说,这是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外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并安排了具体的进度表,设计了具体的路线图。我们相信,这样的安排势必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也是党的十九大描述的新时代的特征之一: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大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共同富裕的最终实现作出了新的部署和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一方面,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集全民之力把“蛋糕”做得更大,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扎实基础。另一方面,要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牢牢把握公平正义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以上两个方面,一个是进一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另一个是进一步完善基本分配方式,前者主要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同时也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根本之道,后者主要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发展不充分问题的解决。只有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不断解决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得到不断满足,共同富裕才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中逐步实现。对于已经迎来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来说,对于即将实现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来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我们不懈努力奋斗的目标,也是最终的判断标准。而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能是少数人的发展、一部分人的发展,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在此基础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也能变得更加强大,国家文化软实力也能进一步得到提高,文化强国也就建设起来了。
国家由富到强,需要经济上的充裕、文化上的充实作为基础,但实现经济上的充裕、文化上的充实,还必须有科技上的创新引领作为支撑,而真正实现创新引领的发展战略,又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重视科技的历史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相继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两弹一星”、载人航天、量子通讯、载人深潜等工程技术成果的取得,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提升了我国国际地位,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和世界都在发展,中国的科技创新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尤其在有些关键领域还时常受制于人。
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成了开创国家创新发展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选择。如果没有创新驱动,没有高质量和高效益并重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就难以从大国走向强国,中华民族就难以在富起来的基础上真正强起来。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这条道路是有优势的,最大的优势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过去我们搞“两弹一星”等靠的是这一法宝,今后我们推进创新跨越也要靠这一法宝。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研制“两弹一星”,靠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独特优势。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面对我国经济科技落后的现实,我国在大量引进外资的同时,也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这对于我们促进产业升级、做大经济总量很有帮助,但是发达国家在向我们输出技术的同时,为了能够把我们永远限定在产业链底端,只允许我们引进他们已经淘汰或者即将淘汰的技术成果,而那些最先进的技术成果是绝对不会卖给我们的,与此同时他们还给我们设置了“技术突破陷阱”,也就是每当我们要突破一项核心技术时,他们的相关技术产品就会大幅度降价,并以质量、寿命、可靠性等优势诱使我们放弃自主创新的追求,摧毁我们在这方面已经付出的努力,长此以往,我们就只能落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陷阱,不仅难以跻身世界科技革命的最前沿,而且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会越拉越大,最后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边跑,永远受制于人。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别无选择,必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那么,怎样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过明确要求,他指出:“在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我国很多重大科技成果都是依靠这个法宝搞出来的,千万不能丢了!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大力开展协同创新,集中力量办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
也就是说,我们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不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就走不上或者走不好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过去在我们还比较贫穷落后的时候,发达国家还愿意把他们一些技术转让给我们,可是今天我们也发展了、进步了,并且由过去的跟跑变为并跑,甚至在一些领域开始领跑了,这时再想从别人那里拿技术,不仅关键核心技术拿不来,就连一般技术想拿过来也变得越来越难了,因为西方国家也很明白,他们过去之所以能够在经济上殖民世界、军事上称霸全球,靠的就是在工业革命中确立的技术领先地位,而今天,他们在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上靠的还是这种技术上的优势。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能否在国际上挺直腰杆,能否真正由富起来到强起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而科技创新这件事,等待观望不得,亦步亦趋不行,要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劲头,快马加鞭予以推进。怎样推进?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既有益于中国,也造福了世界;既能够增强中国的科技实力,也能够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逻辑必然。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时强调,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70年来我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充分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