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10-88696946
主页 > 专题资讯 > 专家看点 >
分享到:

梅敬忠: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2019-11-11 09:01
打印
收藏
梅敬忠: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文化情怀与文化自信》。为什么选这个题目?因为这个题
正文内容

梅敬忠: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文化情怀与文化自信》。为什么选这个题目?因为这个题目和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提法是紧密相扣的。我想讲三个问题:第一,立意与解题,怎样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第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必然性;第三,弘扬与创新,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新使命结合起来。

     

      一、立意与解题: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文化使命”“文化创造”“文化进步”,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本期报告命题就是从这里来的。

     

      这个命题还有一个来历。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第一次向全党明确提出了坚持“四个自信”的整体战略要求,他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后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强调,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要以文化自信支撑政治定力。没有中华文化,何来中国特色?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来源,是五千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且他号召全党,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我们当前正在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一个重要辅导读物就是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写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在这本书中专门有一个部分,叫“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这里面明确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我们今天讲的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也是一以贯之的。

     

      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必然性

     

      为什么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有没有必然性,尤其对中国共产党来说?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以及“两个先锋队”的定位与定性,让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肉相连。

     

      我们首先从党的十九大报告里看它的关键词。大会的主题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其中关于初心和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里还有一段解读,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初心和使命不能分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两句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牵涉到我们的民族情怀与文化情怀。“为中国人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中国共产党不同于其他一般政党,中国共产党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大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文中就指出:“党章是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2017年10月24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的第一段话就是谈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最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其中“两个先锋队”的意识很重要。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两个先锋队”的定性,决定了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血肉相连的。

     

      我们再追溯一下,大家看看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的决议里是怎么表述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因此一切愿意为着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的人,不问他们的阶级出身如何,都可以加入共产党”。这样以“两个先锋队”来规定自身性质的党,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前所未有,在世界政党史上举世无双。“两个先锋队”鲜明而集中地表达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方法,鲜明而集中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区别于近代以来中国其他一切政党的本质特点,鲜明而集中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根”和“魂”。也就是说,“两个先锋队”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有规定性,而且是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两个结合起来的。所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章程、“两个先锋队”的递进,将其规定为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

     

      1943年,在中共中央关于共产国际解散的文件声明里有段话:“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这里用了两个字,叫“深相”,深刻地、深层次地结合起来。所以我经常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在1935年提出“两个先锋队”,进入新时期为什么又重申“两个先锋队”,而且把它提升了?我个人认为,这两个时期都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如果说前面是救亡,现在就是复兴。我们的国歌里也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强烈的忧患意识、使命担当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忧患意识与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也有关系,比如《周易》中说:“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否极泰来,泰极否来,一个国家、一个人处于低谷的时候,一定要坚定信心,同时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要转换得当,这样才可以由“否”到“泰”。当你最强大、最得意的时候,一定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如果没强烈的忧患意识,一不小心就跌入了“否”,这就是“泰极否来”。所以《周易》中说:“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忧患意识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在1935年面临民族救亡的时候,我们要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在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们依然面临着民族复兴大业仍未完成的局面。实际上,这两者是异质同构的,两个时期面临着同样的形势。所以在当今,强烈的忧患意识、“两个先锋队”的意识仍然是十分重要。

     

      好多人到过延安,延安精神、延安文化在我个人看来,实际上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合体,我们完全可以从延安精神中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含义。我写过一篇文章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各位到延安去,肯定会看宝塔山,宝塔山是革命的象征。宝塔山古称嘉岭山,上山的时候,大家会看范仲淹手书的“嘉岭山”,旁边还有“先忧后乐”四个大字。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共产党,我们谈修养也好,谈官德也好,谈为政之道也好,都有他的内涵存在。所以,范仲淹的“先忧后乐”精神也是延安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领悟宝塔山所象征的革命精神的时候,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从中体现出来。所以我在文章里面说:“范仲淹的‘忧乐精神’也融入共产党人价值观的锤炼之中,其精髓为中国共产党人传承发展并发扬光大。”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曾多次引用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等人的名言以及他们修养过程的自述,并加以改造,其中也包括范仲淹的话语,作为共产党员加强自我修养的借鉴。

     

      延安宝塔山石壁摹刻有范仲淹的“先忧后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不正好是中国共产党人十三年延安岁月最精辟的总结吗?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中,自然也遗传有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天下情怀。

     

      今天我们有些困惑,似乎很难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有鉴于此,冯友兰先生提出了“抽象继承法”,这是他于1957年1月8日在《光明日报》发表的《关于中国哲学遗产的继承问题》一文中提出的。另外,作家苏童也说:“没有落后的文化传统,只有落后的文化传统继承者。”这个观点大家不一定完全赞同,但他的意思是,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不是完全等同的。没有落后的文化传统,你是中国人就有中国的文化传统;只有落后的文化传统的继承者,我们后代的继承者可以取舍哪些该继承、哪些不该继承。该继承的不继承,不该继承的反而继承了,这是你落后,你不能都怪古人。在这方面,很多老一辈革命家、知识分子都作出了光辉的榜样。

     

      毛泽东同志曾多次发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中央党校原副校长龚育之先生在《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中提出,毛主席看古书的观点是八个大字,叫“古籍新解,古为今用”。对古典的东西一定要有自己新的看法,要创造性转化,而且要古为今用,而不是泥古不化、厚古薄今。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还应该了解一些文学知识,通过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有很深厚的文学素养,在诗词歌赋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总之,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

     

      毛泽东同志在这方面作出了光辉的榜样,毛泽东的诗词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历史联系起来,让人感到特别有味道,特别有气势,对历史是一种诗化的解读,比如《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一首七言律诗,打动了中外多少有识之士啊!1935年,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略》中很抒情地说:“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长征是一个品牌文化。我相信,不管到什么时代,长征这个符号依然会震撼人心。毛泽东同志这首长征诗,配上长征的历史事件,两相结合,让我们特别震撼、特别感动。“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没有经历过长征的人,没有大胸怀的人,能写出这么一个伟大的诗篇吗?毛泽东同志写传统的七言律诗写得那么得心应手,写得那么震撼人心!所以当年毛主席就说了:“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而且长征的胜利“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关于长征的诗篇里,还包含着很多历史的细节。1945年重庆谈判时,柳亚子先生在重庆向毛主席要的诗,并不是后来我们知道的《沁园春·雪》,而是这首《七律·长征》。但是毛主席手书了另外一幅《沁园春·雪》的词送给柳亚子。这首词柳亚子本来想发表的,没有发表了,后来被吴祖光先生发表在重庆的一个晚报上。这首词发表后,一下就震动了国统区。

     

      据考证,这首词并不是1945年写的,而是作于1936年2月7日陕北清涧县袁家沟。1945年10月14日,《沁园春·雪》首发于吴祖光先生编辑的重庆《新民报》。该词一经发表,立即引起了轰动。据统计,当时正面的和词有以下这些:柳亚子一首,郭沫若两首,聂绀弩一首,陈毅两首。所以秉承蒋介石之意,国民党宣传部召开会议,决定组织“和词”来攻击毛泽东。据统计,从1945年11月到1946年2月,重庆等地的国内报刊共发表《沁园·雪》的和词共30余首、文章10余篇。

     

      负责组稿的原《中央日报》主笔兼副刊编辑王新命,化名东鲁词人,写出第一首“和词”,于1945年12月4日在原《中央日报》副刊上刊登,以谩骂攻击毛泽东同志。

     

      遥想当年重庆谈判时期,毛泽东同志的一首《沁园春·雪》,引发国统区轰动效应,震怒蒋家王朝,倾倒社会贤达,毕现帮闲文人窘态与丑态,展示我领袖文化胸襟,扬我中共天下情怀,所谓笔扫千军、能顶百万兵之喻,亦不为过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共领袖人物的诗词创作实践及其作品,至今仍然散发着感人至深的思想、艺术与人格的魅力,是对诗教传统生命力及其现代转型可能性的最好注脚。

     

      这首诗《七律·长征》以及《沁园春·雪》的故事,是一个说明中国共产党人、共产党人领袖把传统文化运用得得心应手的案例。一直到1958年12月21日,毛主席在批注《沁园春·雪》的时候,还针对当时攻击专门作了批注:“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呵!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这首词也成为了毛泽东诗词的杰出代表。人民大会堂那幅大型的画叫《江山如此多娇》,是1959年傅抱石、关山月合作而成,五易其稿,周总理最后审定。“江山如此多娇”几个大字就是毛泽东同志唯一题画墨宝。

     

      除毛泽东同志外,其他老一辈革命家对古典文化的运用也十分娴熟,比如陈毅元的《梅岭三章》: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陈毅元帅这首著名的《梅岭三章》,相当于当年的“绝命诗”,写于1936年冬。当时他在梅山被围,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摆脱不了敌人的包围。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陈毅元帅作了这三首诗。

     

      陈毅元帅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被毛主席评价为“大气磅礴,豪放奔腾”。

     

      另外,叶剑英元帅也是七言律诗的高手,毛主席说过,“剑英善七律,董老善五律”。1965年,叶剑英元帅创作的《七律·远望》,原先叫《望远》,毛主席为其改为“远望”,其他都没改:“忧患元元忆逝翁,红旗缥缈没遥空。昏鸦三匝迷枯树,回雁兼程溯旧踪。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景升父子皆豚犬,旋转还凭革命功。”

     

      不管是陈毅元帅、叶剑英帅还是毛主席,他们既是革命家之间的战友关系,也是诗友的关系。这种情怀我们今天仍然应该学习。难怪习近平总书记说,老一辈革命家在这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兰考的讲话中,将讲话与吟咏旧作词篇相结合,体现了高效的沟通艺术。有诗心诗情,既充满文化素养,又有人格的魅力。1990年7月16日习近平同志在《福州晚报》发表了一篇《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在视察兰考时,习近平总书记将这首词吟诵了出来。现在这首词刻在焦裕禄干部学院门口的一块大石头上,旁边就是焦裕禄亲手种出的那棵泡桐树,是那永久的纪念。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这首词《念奴娇》,我找出了一首南宋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这是一个文人骚客怀才不遇的作品。与之相比,习近平总书记这首《念奴娇》完全是写的新的革命内容、新的人物形象。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是这样写的: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这里面有两句大家要注意:“表里俱澄澈”“肝胆皆冰雪”,习近平总书记写的是“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肝肺皆冰雪”写得挺好的,但是是文人骚客的精神,而习近平总书记写的则是对焦裕禄的追思,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转化。所以我们说,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是要付出行动的,而不仅仅是挂在口头,就像习总书记所说,“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要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的进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实际上这句话是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重申和深化,原来的文字是这样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顺序有变,重新表述,其内涵深邃,值得深入解读。我们把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的提法连在一块,一以贯之,才能感觉到“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这句话的深刻性。

     

      三、弘扬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新使命

     

      第三个问题我想讲讲弘扬与创新,我主要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里面关于文化方面的重要论述,来谈怎样弘扬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我总结了以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观点:第一,要尊重传统的文化情怀,传统文化不是包袱,而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纲要》里这样表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第二,要具有“双创”与守正出新的自觉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要守正初心、正本清源。第三,文明交流互鉴的思想。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并不是故步自封,妄自尊大,而是要交流互鉴。文明是多彩多姿、十分丰富的,文明之间要交流互鉴。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重在尊重、继承、转型和发展,然后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我们要认真领会党中央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来增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具有深厚的国学底蕴,他的讲话或文章引经据典,成为常态。他身体力行,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尊和自信,对国学经典的学习与运用之功,为广大党员干部做出了表率。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的国学经典中,蕴涵着许多修身做人之道、为人处事之道、知人用人之道、为官为政之道及治国理政的思想智慧。尤其是其中有关怎样做人、怎样为官、修身与执政的智慧方略,作为珍贵的本土化营养,对我们党员干部来说,无疑值得真诚地吸取、消化、转型,为我所用。修身、为政,我们可简单称作“修为”,这是中华文化中一个特别好的词。“修”是修养,“为”是为政、作为的意思。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向来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大学》里面有“三纲领八条目”,“八条目”前五个就是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修身完了干什么呢?作为,“作为”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按照传统的说法,修身前五个是“内圣”的功夫,后面是“外王”的功夫,“内圣”“外王”紧密结合。“修为”两个字可以简练地说明这个意思。

     

      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珍贵的本土化的营养,我们无疑应该真诚地吸取、消化、转化,达到为我所能为用的效果。我曾经在一次演讲里面专门谈到,我们要从国学中吸取修身、为官的智慧,其中谈到两个大点:其一,严以修身:正人必先正己,不令而行。里面谈到修身为本、修身有法、慎独自省、君子之德、齐家为基等几个方面。其二,严以为官:为政以德居首,夙夜在公。里面谈到六点——为政以德、民为邦本、清正廉洁、勤勉为公、明法用人、忧乐天下。

     

      2016年6月,《学习时报》选载了美国学者雄玠主编的《习近平时代》的其中一篇,题目是《传统文化是独特战略资源》,他说:“1949年以来的中国政治家,像习近平这样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置于人类共有精神财富的坐标系中,指出其具有世界普遍文化意义,‘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不多见的。更重要的是,他并未止步于文化态度上的致敬,在其执政实践中更是自觉地把中华历史文化精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对接,在中国梦以及内政外交各个方面,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作‘根’与‘魂’。

     

      习近平也讲‘扬弃’,但不同之处在于,传统文化更进一步说儒家文化,对于他而言并不是散发着陈腐气息的沉重包袱,而是可以通过现代化创造,焕发强大能量、推动民族复兴的独特‘战略资源’。

     

      事实上,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选择传统文化作为战略资源,风险并不小。”

     

      这个美国学者谈的观点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而他的文章里面还说:

     

      “习近平面对的难题是,不能使中国成为文化的流浪儿、精神的乞食者,因此必须唤醒中国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同时又赋予其现代化的灵魂。

     

      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同时他也强调,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

     

      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可以凝聚和打造强大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不仅如此,习近平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作解决人类共同难题的思想库。

     

      他举出了可以古为今用的15种优秀古代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为政以德、政者正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仁者爱人、以德立人;以诚待人、讲信修睦;清廉从政、勤勉奉公;俭约自守、力戒奢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

     

      习近平总书记善于援引中国传统经典的表达特点广为人知,人民日报社专门编写了《习近平用典》一书,搜集了习近平所有著述及重要讲话中使用频率高、能体现其治国理政理念的典故。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就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所以,如果我们纠结于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落实、落响,看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要从传统文化里面吸取养料,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9年的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强调要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而且说这是百年大计。习近平指出,为政之道,修身为本。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必须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包含着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也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境界、作风操守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格是一个人精神修养的集中体现。干部要想行得端、走得正,就必须涵养道德操守,明礼诚信,怀德自重,保持严肃的生活作风、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特别是要增强自制力,做到慎独慎微。儒家讲“八慎”,党的好干部郑培民提出了“四慎”:慎始、慎终、慎独、慎微,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强调,要做到慎独、慎微。其实在“八慎”里面,慎独、慎微才是最重要的。独处一方的时候,没人监督你的时候,你能不能身正?处理微小事件,你能不能慎重?

     

      所以我们说,什么叫文化?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按中说:“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一种使该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模式。”我国学者中国人民大学著名教授张立文先生在《传统学引论》(现在叫《传统学七讲》)里有句比较学术的表述:“传统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经由历史凝聚而沿传着、流变着的诸文化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传统是发展的,既凝聚着历史,又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它是多种因素的集合体。这是两条对文化的解释,一个叫动态描述,一个叫静态描述。另外,古人在《周易》里面还有专门对文化的解释:“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不光是文,还有化,两个字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它融化在血液里,落实在行动上。

     

      网上有四句关于文化的表述,挺有意思,它说文化的第一个境界叫内心的修养,第二个境界是无须提醒的自觉,第三个境界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最后一个境界叫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其实这就是孔子的忠恕之道。在孔子的忠恕之道里有两条基本原则,一条叫“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站立起来,也要让别人站立起来;自己想通达,也要让别人通达。不是把人家“堵死”,是要共同发展,共商共赢。

     

      第二条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大家都特别熟悉的,自己不想干的也别让人家干,这是为别人着想善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看到一则材料说,著名文化人夏衍同志临终前,在医院20多天昏迷不醒。一天,他突然醒了过来,他的秘书说,你坚持住,我去叫大夫来。只见夏老挣扎着身子,说了最后的一句话:“不能说‘叫’,要说‘请’”。然后夏老闭上了眼睛,去世了。这句话成了他的临终遗言。看到这个细节的时候,我特别感动。这就是文化,他真是将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第七部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专门提出一句话:“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这句话值得我们深刻体会。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方面,不是外在的,不是高悬的24个字,而是要把它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这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所以才有后面的“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

     

      其实,早在2005年8月12日的《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里面,习近平同志就专门写有一篇名为《文化是灵魂》的文章。文化是什么,从题目看就很明确,他说:“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

     

      2003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的讲话中也专门有段话谈文化,他说:“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从根本上说,文化是由经济决定的,经济力量为文化力量提供发挥效能的物质平台,然而,任何经济又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深厚的人文价值。认识到这一点,你发展经济就不一样了,你那个经济发展就有温度了,就接地气了,就人性化了。”他还说:“要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矛盾,必须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发挥先进文化的凝聚、润滑、整合作用。”

     

      那么,究竟传统文化要怎么办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这就是我们开篇提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源自什么?融入于什么?植根于什么?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他对传统文化充满了温情和敬意。

     

      著名国学家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里说,任何一国的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接着他说:“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以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现代历史学家章学诚有八个字的名言,我把它作为座右铭:“临文以敬,逢古必恕”。临文以敬,碰到文明的东西要抱有几分敬意,要尊重人家;逢古必恕,碰到古代的东西,当你想要谴责、抱怨的时候,应当抱着几分宽恕之心,要把它放在当时历史的条件下来看,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1991年3月10日,习近平同志于福州市委书记任上关于保护文物的讲话中,有段话是这么说的:“评价一个制度、一种力量是进步还是反动,重要的一点是看他对待历史、文化的态度。要在我们的手里,把全市的文物保护、修复、利用搞好,不仅不能让它们受到破坏,而且还要让它更加增辉添彩,传给后代。”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作为一个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党秉持高度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因应时势积极主动作出的伟大战略部署,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所以中国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相连,一说“中国梦”,前面肯定要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也跟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关系,不然怎么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复兴什么?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之上,让我们的文明重新焕发出光彩。古代那么多好的东西,都值得我们重新总结、重新思考,吸取其中的智慧。比如大唐盛世,国力强盛、文化昌明、自由解放,那是一个充满信心的年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里,习近平总书记充满自豪与深情地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西方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中说:“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未曾中断的文明。”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都曾断流,我们是没有断流的。冯友兰先生也早就说过:“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中国文明是开辟未来、源源不断的,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说“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

     

      “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我们今天重新学习这段话的时候,可以感受到其背后的底气与深厚底蕴。所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鲜明地提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强大精神力量讲的就是传统文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后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和两国秘书长会见的时候专门提出“为世界人民谋大同”,《纲要》里把这句加上去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掌握这三句话就是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

     

      习近平总书记还有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的表述,我再列举一则,他说:“中华民族历来就是高度重视历史的民族,这是我们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传统。清代龚自珍《定庵续集》里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了解历史,就了解了世间大道;把握史学,才把握住社会规律。而要一个民族灭亡,首要方法是让它的史观消亡—践踏民族历史,解构民族文化,涤荡民族自信,破坏民族认同。”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就是借用古人“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这句话警示国人。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重要组成部分都没有忽视,并不仅继承儒家一家的文化。他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我们还有法家、诸子百家,甚至还有中医。“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对传统文化,他说:“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他讲到了鉴别、扬弃还有传播,那么怎么传播呢?他说,“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2011年,在中央党校秋季开业典礼上的讲话里,习近平总书记有一段讲话:“我国历史上经过科举制等途径,把人才的培养与任用分为两类:通才与专才。在治国理政中,通才任用于政务工作方面,专才则任用于事务工作方面。人才的培养任用应该分为政务、事务两大类,并且应有不同的标准、要求和职责,培养、选拔的途径和任用、考核的办法也应不同。这个选人用人的历史经验,今天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我很少看到一个领袖人物能够那么正面地对科举制进行一番论述,不是要恢复科举制,也不是说科举制没毛病,而是要把它拿过来,要借鉴古代的智慧,为我们所用,吸取其中有用的东西。所以,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特别重视文化安全。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提出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2015年7月1日,《国家安全法》正式实施,把“国家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防范和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任务,并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进行了法治宣示。

     

      后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提出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文化的时候,反复强调“文明是交流互鉴的”,我们“一带一路”的提出,既是一条务实的经济发展之路,丝绸之路,也是一条彪炳千秋的文明交流互鉴之路,也是一条中国文化与世界文明进程的亲密接触与沟通对话之路。所以,“一带一路”本身就是一个文明交流互鉴之路。所以在各种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到我们是如何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的医药、绘画等文化如何吸收西方文化,西方文化如何吸收中国文化,谈得很细致,而且说道:“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带动了世界变革,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中国哲学、文学、医药、丝绸、瓷器、茶叶等传入西方,渗入西方民众日常生活之中。”

     

      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法国专门有一个关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动力”的主题演讲,其中提到,“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还说到,“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有深厚的文明交流互鉴做基础的。

     

      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美国出席第七十届大会一般性辩论时,说了一段精彩的话:“文明相处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只有在多样中相互尊重、彼此借鉴、和谐共存,这个世界才能丰富多彩、欣欣向荣。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更无优劣之分。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2015年的北京时间7月31日晚,北京申冬奥代表团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进行最后陈述,陈述一开始播放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视频短片,他对于北京申办冬奥表达了最坚定的支持。短短的录像,打动了80多位评委,他说:“2022年冬奥会在中国举办,将有利于推动中华文明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这句话代表了中国承诺的,说得很打动人。

     

      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学者的一些术语拉进了政治化体系,他谈道:“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写道,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当时古代希腊、古代中国、古代印度等文明都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文化传统,并一直影响着人类生活。这段话讲得很深刻,很有洞察力。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阐释中华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特点、中华民族精神,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当各位都纠结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记不住或理解不透的时候,大家看看习近平总书记怎么做的。

     

      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教授提出了中华文明与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广大悠久、一统多元——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刚健不息、厚德载物——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崇仁贵和、尚德利群——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协和万邦、世界大同——是中华文明的世界理想。著名学者张岂之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包括天人和谐、道法自然、居安思危、自强不息等12条内容。还有的学者提出中华民族精神可以用两条来概括: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锐意进取精神;厚德载物、有容乃大的兼容并蓄精神。这两条出自《周易》。《周易》讲究文武之道,讲究阴阳,讲究自强不息、刚健有为、锐意进取。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总结了六大中国精神,他强调,我们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后来在一次讲话里,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六大传统美德: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这就是把传统文化中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进行提炼并具体化。所以,我们对传统文化也不能笼而统之地表述,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里面说的:“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怎么样落细落小落实呢?“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里面的“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以及老百姓喜欢的“福禄寿喜财”等等,都可以转换为正面的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

     

      再比如,大家熟悉的松竹梅“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四君子”,都是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的精神标识。传统文化不是笼而统之,而是要把它标识化,像迎霜傲骨之“梅”,幽清高洁之“兰”,谦逊坚韧之“竹”,隐逸坚贞之“菊”,都是很好的独特标识。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元代王冕《墨梅》中的两句诗——“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言志,吟咏墨梅不慕虚名、绽放清芬的品格,彰显了我们大国大党的自信,表达了从容清醒的定力,传递出埋头苦干的意志。

     

      《论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古往今来,多少人歌颂松树,如陈毅元帅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那么,除“岁寒三友”“四君子”之外,还有一种植物是什么呢?莲花,中国人对莲花情有独钟,因为莲花的品格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君子文化。在儒家经典《论语》中,论及“君子”的共有八十四则,对于“君子”的言谈、举止、交友、德行等方面都做出了论述,可以说,对于“君子”的内圣外王的期望就是儒家理想人格和最高精神境界的化身。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就有一番关于莲花精神的论述,他说:“在这样的地方工作,既要坚持原则、出淤泥而不染,有莲花精神,也要有足够的智慧,要能对付。如果同流合污,最后终究会被淘汰。”另外,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各种讲话材料之外,我建议大家看一看以下几本书:《知之深,爱之切》中关于人才、关于地方发展的讲话;《摆脱贫困》中里面有一篇谈青年干部的为官之道写得特别精彩;还有《之江新语》中有一篇《领导干部必须做到‘守土有责’》,短短300字的文章里就有三四个典故。

     

      习近平总书记对王阳明心学也情有独钟,他认为“王阳明心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而共产党人的修养就是最大的“心学”。从这里面就能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王阳明心学中“知行合一”立学宗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之一。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里专门讲到,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文艺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独特作用。他还在讲话里谈到了岳飞的《满江红》和孟郊《游子吟》对他的影响。岳飞《满江红》的主旋律是爱国主义,里面包含了精忠报国的思想。岳飞的精神是一个文化符号,这种爱国主义精神风貌我们绝不能丢弃。另外一首就是著名的《游子吟》,习近平总书记说,“一首短短的《游子吟》之所以流传千年,就在于它生动讴歌了伟大的母爱”“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孟郊的《游子吟》感情深沉,流芳千古,成为千古孝道的典范:“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溧阳市以此打造了游子吟孝道文化;孟郊老家浙江的德清专门编排大型越剧《游子吟》,一直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各地都在打造“游子吟”这个文化名片,小小一首诗,打动了多少人!孝是人之本能,“以孝治天下”是古代政治家的政治理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家庭、家教,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问题,都跟这有关系。

     

      2009年12月27日,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于北京召开,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在会议上指出,干部德的标准应当包括干部的政治品德标准、职业道德标准、家庭美德标准和社会公德标准,特别指出应该把“家庭美德标准”纳入干部考察范围。这么做也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家教等紧密联系。所以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最后跟大家推荐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同志2017年1月18日在《人民日报》第七版发表的一篇长文,叫《中华民族文明传统和中国共产党》。文章中提出的十六点继承中华文明传统的历史实践总结得很到位。他说,我们中国共产党既要“赶上时代”又要“继承传统”,两方面缺一不可。“赶上时代”叫创新,“继承传统”叫传承。文章还总结了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十项重大方针,然后说:“仅从这十点,仍可充分体会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制定的每一个具有鲜明时代性的重大方针中,都包含着深刻的传统性。”

     

      我今天讲的三个问题仅供大家参考。其实对传统文化最好的继承,就在于秉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知行合一,以创新转化的良好的修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更加务实有效地执政为民,从而达至积极有为的不朽的人生境界。

为你推荐

投标提示

为保证您能够顺利投标,请在投标或购买招标文件前向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咨询投标详细要求,有关招标的具体要求及情况以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的解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