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10-88696946
主页 > 专题资讯 > 专家看点 >
分享到:

葛新权:贯彻新发展理念 营造创新文化

2020-01-13 08:40
打印
收藏
葛新权:贯彻新发展理念 营造创新文化 大家好,本次报告的题目是贯彻新发展理念,营造创新文化。报告包含五个方面:第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第二,创新面临的挑战;第三
正文内容

葛新权:贯彻新发展理念 营造创新文化

 


 

                            
  •   大家好,本次报告的题目是“贯彻新发展理念,营造创新文化”。报告包含五个方面:第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第二,创新面临的挑战;第三,创新的两面性;第四,激励对创新的两面性;第五,营造创新文化和培育创新土壤。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要求,这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尚属首次。其中,创新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创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显著,为了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宏伟目标,在科研诚信体系建设的背景下,要认真分析创新与激励认识的偏差,进而明确创新与激励的把握与选择问题。更重要的是,营造科研承运体系的创新文化和创新土壤,必将有利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型发展。

     

      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创新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前。在这一阶段,我国对创新理论研究较少,但创新工作并没有停止,并且可圈可点。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后。在这一阶段,创新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得到了快速发展,相关创新理论、工具与方法成为人才培养、学科与科研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并且,此时的创新成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空前作用,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赢得了话语权。最为重要的是,党中央实施了一系列相关创新的战略与制度政策。

     

      如:1978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在大会上,邓小平同志作重要讲话,号召“树雄心,立大志,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明确了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观点。从此,我国的科学发展迎来了春天。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

     

      2006年1月,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是,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科技发展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任务,要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尤其是明确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2012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进入了新的历史节点。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发展,其精髓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科技、文化、人才等其他方面的创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因此,改革开放以来,创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如在量子通讯与计算机、高温超导、中微子振荡等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国际影响力大幅提高。又如,在移动通讯、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载人深潜、深地钻探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标志性重大科技新成果。

     

      当前,我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由发展中大国向现代化强国迈进,任务艰巨,要加倍努力。

     

      二、创新面临的挑战

     

      自建设创新型国家以来,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纵观世界,创新起着推动社会进步与文明的决定性作用,然而创新的内容十分丰富,具有普遍性,如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金融创新、服务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以及文化创新等。

     

      当前,我国在科技层面还有受制于人的地方,这制约了我国实体经济质量与品牌建设,对此,我们实施了质量强国战略和国家品牌发展战略,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创新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与我国投入了大量的研发经费相比,所取得的创新成果,尤其是领先的重大创新成果是不相匹配的。这就是我国创新所面临的挑战。

     

      究其原因:第一,对创新认识有偏差,忽略了创新的两面性,一味追求人为创新,为创新而创新,频繁更新、炒作新概念,结果创新天天喊、天天变,或因创新本身立不住,丧失了创新时机,浪费了创新资源,滋长了学术不端行为与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影响了创新风气与环境、创新人才的出现。

     

      我认为,在创新中要以理论或实际问题为导向,对理论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要做到不断积累,同时把实际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思考,提出真正的科学概念是至关重要的。创新是在研究与实践中长期积累与探索后获得成功的。创新还是连续的,否则其后发优势会让创新特别是理论研究或基础研究出现断层。

     

      第二,对激励认识有偏差。在创新中,过度依赖制度激励,忽视创新文化的力量作用,忽略了激励本身具有的两面性,如今的学术不端行为与违规违纪违法现象,足以说明这点。不可否认,激励原本对创新起着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着负面作用,当激励制度存在缺陷时,其负面作用就更大,既违背了科研规律、诚信,又破坏了学术生态环境。

     

      第三,对创新制度与创新文化认识有偏差。其一,创新制度本身的科学性、原则性、合理性、有效性会有偏差,至少有完善改进的空间,如制度过细、过多。其二,旧的观念要破除,如把科研作为谋生职业,导致创新者缺乏独立思考、判断与批判,进而导致创新源动力不足,甚至缺失。在创新评价中,指标是必要的,但不能为指标而指标,要注重指标内涵实质的内容。其三,创新文化与创新制度不匹配。中国的科学技术与美国的差距在缩小,但原创性、前沿性的科学创新还较少,缺乏创新的文化土壤。目前,学术不端行为以及违纪违规违法现象确实存在,我国正推进科研不端行为监督治理与科研诚信体系建设,本着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与学风,以支撑学术创新、支撑创新驱动发展。

     

      三、创新的两面性

     

      真正的创新需要经验的积累,这点在创新中往往被忽视。确保创新在解决问题中发挥作用,并持续一定的时间,这样的创新才有价值,才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因此,创新不能操之过急,没有捷径可走。如蜻蜓点水的创新,既没有理论见解,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更谈不上成果转化。

     

      创新及其应用也具有两面性。第一,创新的正外部性。这是创新的目的、原则与要求,其成果可以正向应用。第二,创新的负外部性。在创新伊始,要预见后果,并设置预案,把负向后果、作用降低,甚至消除;对未预见后果的,应参考在长期实践中的探索经验,来抵消负向后果、作用。尤其要禁止或约束科研成果违背社会责任、破坏生态环境与生活、生理、身心健康的现象。

     

      四、激励对创新的两面性

     

      激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实现组织及个人目标的过程。针对创新力不足或创新成果不利,通常采用激励机制、制度与政策,以激活创新动力,提升创新能力、水平与质量。

     

      我认为,不能否定激励的作用,但在创新中,激励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因为激励对创新有两面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激励的适用性。激励不是在任何时间、地点都适用。对于规范程序的工作,在不超出生理与身心极限下,通过激励可以起到正向作用。对于长期客观探索积累的创新工作,激励是不起作用的,相反还会滋生虚假的跃进与繁荣。

     

      第二,激励的两面性。即使在探索积累基础之上的激励,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方面涉及激励机制、制度与政策安排,同时确保激励中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其区分度大、可测量、可考核。除了积极方面,激励也会滋生功利主义,以至弄虚作假、抄窃剽袭。

     

      第三,激励的成本。激励是有成本的,既要核算经济账,也要核算社会账、文化账、环境账和心理账等。尤其金融创新更是如此,经济账容易理解,社会账、文化账、环境账、心理账则分别是激励对社会、文化、环境与心理产生的正负外部性或积极、消极作用,对于经济账需要深入地对创新进行经济学分析,其基本内容包括创新市场的需求与供给,竞争与价格,成本与收益,分配与政策等,同时,还需要判断或测量创新对社会、文化、环境与心理的正负影响,以便全面客观考量创新的激励作用,规避消极作用。

     

      第四,制度激励与文化激励。制度是必要的,但想用制度解决一切问题是不可行的。鉴于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创新既要有制度激励,更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激励。在基本原则下营造文化激励,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创新风气和创造文化土壤。

     

      需要强调的是,奖励与激励不一样。对于已取得的且发挥作用的重大创新成果,给予重奖是必要的。对于团队创新成果,奖励的分配应体现出贡献的大小。

     

      为什么说,激励对创新有两面性?第一,理清激励与创新的关系。对于瞄准前沿方向的创新项目以及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者,激励是有效果的;反之,激励适得其反。第二,把握激励与诚信的关系。在发挥激励对创新积极作用的同时,还需要通过监督进而规避激励对创新所具有的功利性的消极作用。第三,把握激励制度与激励文化的关系。选择有效的激励制度,需要大力营造创新文化,使每个创新者保持创新兴趣,摒弃功利思维。第四,把握积累和突破的关系。持之以恒的积累是创新的基础,没有长期的积累,创新不可能有突破。第五,把握理论创新与应用创新的关系。从历史经验与现实来看,应更重视理论创新,这关乎创新基础和长远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真正高水平的论文,确实是理论创新的载体,它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将引领学科前沿与发展。时下,在唯论文、唯数量、唯指标下写出来的论文,难以望其项背。建设科研诚信体系,就是要彻底杜绝没有价值且浪费资源的论文再现。我认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分别对应理论创新和应用创新,因此,需要把握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

     

      众所周知,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这就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过程。基础研究偏重由特殊到一般,通过对某些个体的认识与研究,逐渐积累对这类事物的了解,再逐渐形成对这类事物的总体认识,发现特点、掌握规律,由现象到本质,从实践到理论。应用研究偏重于由一般到特殊,在理论指导下,用已有的规律解决这类事物中的新问题。

     

      五、营造创新文化与培育创新土壤

     

      科学的本质是求真,创新的本质是实事求是,虽然,每个人创新的能力都有差异,但任何创新都需要共同的努力,只要人们踏实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创新的贡献。因此,树立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创新潜力与作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在社会诚信大背景下,建设科研诚信体系十分重要。中国未来创新的美好发展需要制度,还需要良好的学术研究与创新机制,更需要创新文化来培育创新土壤。

     

      如何来做?第一,崇尚科学精神。科学的本质是求真,求真需要建立在实事求的基础之上。在尊重科学规律的同时,还要尊重人的个体差异、好奇心等,努力让创新者成为创新的主人,而不是创新的奴隶。保障他们的生活,维护他们的社会地位。

     

      第二,科学的自律性。在学术研究中,需要敬畏学术,要维护学术尊严,倡导人人平等。学术带头人应发挥表率作用,一方面,每个研究者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严于律己,踏实开展研究工作,客观准确发表成果,并承诺可终身负责。另一方面,在合作研究工作的全过程中坚守一线,从文献收集到科学选题、科研立项,从方案论证、路径确定到实验实施、公式推演、计算验证,从数据分析、成果检验到总结提炼、撰写论文,都要亲力亲为。这样能从根本上防止成果署名、挂名等学术不端行为。再一方面,在学术交流中,应本着以学术为本的平等原则,让每一个参会人都有平等的交流机会与时间,不能剥夺参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话语权利。

     

      第三,创新与诚信教育。一是借鉴成功经验。其一,通过电话谈话的训练方法,培养学生三项转化能力,即聆听、理解、尊重他人的能力,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形成新共识的合作能力,以保证在短时间内准确把自己的观点或想法,用他人感兴趣的方式表达出来。其二,培养学生理解不同学科思维的能力,以保证不偏科。其三,培养学生持续追求兴趣的能力,以保证学生文理平衡。

     

      二是鉴于数学已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瓶颈,因此,在创新人才的教育中,需要加强基础数学教育,加大数学研究投入。

     

      三是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在教育全过程中,要把科研诚信体系的内容作为诚信教育中的重要教育内容进行宣传与普及,让诚信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落实到每个人的行动之中。

     

      四是创新文化与创新土壤。为了营造敬畏学术、维护学术尊严的学术文化,需要科研诚信体系,更需要蕴含学术文化特征的创新文化与创新土壤。目前,创新有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创新文化,但是建立创新文化是一个重要的前提,这不仅是逻辑的必然,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此,应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汲取精华,从积极的视角选择积极的创新文化。文化是土壤的软环境,另一方面,除文化之外,土壤还包括对人才、技术、资金有吸引力的平台等硬环境。

     

      过去,只唯论文数量,轻视创造专利、标准和品牌,结果很多成果转化率低,因为这些成果只是纸上谈兵,本身在技术上不具有转化的可能,竞争力弱。可见,大力培育创新土壤势在必行,既有利于产生真正高水平的论文,又有利于创造专利、标准和品牌。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两个轮子,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创新永远在路上

为你推荐

投标提示

为保证您能够顺利投标,请在投标或购买招标文件前向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咨询投标详细要求,有关招标的具体要求及情况以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的解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