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巴基斯坦国家公路局向中国建筑颁发了巴基斯坦白沙瓦-卡拉奇高速公路苏库尔至木尔坦段实质性竣工证书,标志着这一中巴经济走廊最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提前两周竣工。该项目全长392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于2016年8月正式开工,工期36个月,是中巴经济走廊早期收获项目之一。
中国建筑以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承建实施,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融资支持。项目建造规模浩大,包括桥梁100座、通道428道、涵洞975道、互通11处、服务区6对、休息区5对、收费站22处、全线设置绿化交安及ITS系统,共有中巴两国35000余人参与其中。项目建设高峰期,参与人员包括中方员工1800余人,大兵警察4300余人,巴方员工28900余人,形成“超大兵团”联合作战团队。
据悉,该项目建设用土石方8812万立方米,沥青混凝土1500万立方米,日均进场和转运材料超17万吨,砌成1米×1米的围墙10.3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2.5圈。投入机械设备5200余台/套.项目从中国进口机械设备1181台/套,如自卸车1132台、装载机169台、挖掘机140台,平地机116台、压路机254台、当地租赁设备452台、器具2900多台。
针对巴基斯坦暂无ITS智能交通规范,现有高速公路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项目引进了“中国设备”,运用“中国智慧”,392公里“路面监控、车辆缴费、信号管理”等功能实现电子化、自动化,为巴基斯坦最先进的智能交通系统。针对巴基斯坦常年高温少雨、沥青路面在高温重载环境下极易破坏的难题,项目率先采用SBS改性沥青,抗车辙、抗高温、抗老化性能,比普通沥青提高200%。项目还首次引进无人机航拍测绘技术,27天完成392公里地形测量。
项目带动了沿线产业与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和培训机会,同时开展暖心助学、挖井修渠、义诊进村等活动,为沿线村落修建学校9所、便民道路79.6公里、桥梁20座、水井62口、水渠300余条,组织医疗队进村义诊7200余人次,发放药品13200多盒。还援助8名巴基斯坦大学生在武汉理工大学深造,承担4年的学费、生活费、保险等费用150多万元。项目建设运用中国技术,引进中国设备,展现中国智慧,成为“一带一路”上又一“中国建造”代表工程。
为你推荐 “一带一路”各界代表齐聚香港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