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10-88696946
主页 > 专题资讯 > 专家看点 >
分享到:

郭继承:扬中华传统美德,养社会风清气正

2019-07-22 09:20
打印
收藏
郭继承:扬中华传统美德,养社会风清气正 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一块学习和交流。 我们观察到一个现象,到了夏天,好多花都开了,特别美,树木枝繁叶茂。大家想
正文内容

郭继承:扬中华传统美德,养社会风清气正

 


 

                            
  •   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一块学习和交流。
     
      我们观察到一个现象,到了夏天,好多花都开了,特别美,树木枝繁叶茂。大家想想,花树繁茂的根本在哪里?在根上。根系发达才能源源不断地把原料吸上来,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什么问题?文化的发展也有一个根,那就是人民群众。我参加过不少会议,很多知识分子所探讨的理论都跟老百姓的生活没有什么关系,只不过是用来评职称的工具。这个就很可怕,文化产品、宣讲、理论到底有没有用,就看它们是不是真正来自人民,能不能化解或回应老百姓生活中的困惑。文化不是摆在那里让人看的花,如果不能走进人民、扎根于人民,那它就死了。
     
      有一次我给政法委的同志上课,谈到基层的思想问题,有一位同志跟我讲现在形式很严峻,责任很重。那么形势严峻在哪里?这个道理在我们看来其实很简单。在农村长大的人肯定有这样一个体会,比如我的老家在山东,小时候种玉米,当地里的玉米长到大腿根,长到腰胯,密密麻麻的时候,农民兄弟是不用除草的,上了肥料之后就等着丰收了。为什么?因为庄稼长势形成主流之后,杂草是起不来的。有生活经验的人都懂得这个道理,庄稼长好了杂草起不来。
     
      人的心也是一片田,是我们党和国家最应该耕的心田。我问搞宣传的同志和政法委的同志,有没有花过一分钱给社区的人民群众讲一堂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当然了,我去讲过,不过我是一个普通人,他们是要代表国家意志的。如果他们一声令下,每个村每年就可以听上十场二十场的关于家风家教、孝道、邻里关系、环境保护等等的报告。把中华民族几千年最优秀的文化智慧传播到每一个村,每一个家庭,基层风气的建设肯定不成问题。哪怕每年只做上几场给人民群众讲优秀传统文化的课,也会对我们的生活、家庭、工作、成长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文化的根在人民中间。
     
      今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要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基层干部是用来干实事的,总是以文件执行文件,以会议执行会议,那就是在走形式、应付事。现在我们搞文化宣传的同志,如果只说一些华丽的语言,做一些表面文章,那根本方向就错了。1942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解决了,接着的问题就是如何去服务”。当问题出现以后,花钱去打压成本极高,而且一旦重手打压,很可能引起人们的抵触心理,甚而影响政府的公信力。与其等着火之后喷水灭火,为什么不能在着火之前就杜绝一切起火隐患呢?怎么才能不让它有火星?不让它出问题?优秀传统文化就像水一样,用文化之水去滋养这个社会,让老百姓懂得孝道,让家里面的兄弟姐妹都懂得谦让,这样一来家庭和睦了,邻里之间守望相助了,人与人之间互相体谅包容了,那政法委的同志该有多轻松啊!因为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教,所以大家可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那就不需要报警了,法院的不少同志都得转岗了,用不到那么多人了。让人民群众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下相亲相爱,提高我们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所以文化工作者一定要走到人民中间去,尽量培养社会的自我净化能力,以避免社会问题的萌芽,如此一来,我们的社会会变得越来越好。
     
      我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是“弘扬中华美德”,弘扬中华美德干嘛呢?养社会风清气正。以廉政为例,廉政只是党和政府、领导干部的事吗?其实不全是。如果有一条臭水沟,任何一个趟过去的人脚都是臭的,臭的根本问题在沟不在脚。廉政建设也是一样,不只是干部要接受教育,整个社会都应该接受教育。为什么?因为在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里,有人想干一点违规的事都没有机会。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一定要对每一个人都进行廉政教育。当每一个家庭都风清气正了,就能对孩子产生好的影响;当知识分子都风清气正了,就能对学生产生好的影响。
     
      我举个例子,有个正厅级的干部,没退休之前被判了17年,现在快60岁了,他妈妈70多岁。有个记者就采访了他妈妈,当时他妈妈背着柴从山上下来,记者一说要采访她,老太太擦着眼泪说:“我们孩子当初考大学的时候,我们真荣耀。”因为那个时候能考上大学的人特别少,十个人里面可能也考不上一个,所以她的儿子考上大学是特别值得高兴的事。可是接着她又说:“我70多岁了,你看我得上山去背柴,为什么呢?因为就这么一个儿子。我老了,正是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却不在我身边,判了17年。17年之后,他出来还能不能见上我都不一定,我最需要人的时候他进去了。”她下面说的话很心酸:“如果他不当官,不考大学,就开个超市,或者承包一个大棚,跑一个小面的,在家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老了照顾照顾我,多好啊!”我看了之后很受触动,相信这名官员不怎么讲究孝道,他如果孝敬父母肯定不会去干违法乱纪的事,肯定会考虑到他要是进去了,他的老母亲该怎么办。他在监狱里面接受改造的时候,他的老母亲70多岁了还得上山砍柴,但凡他稍微有一点良心的话,不是得非常自责?
     
      官员的廉政教育跟家风家教、学校教育实际上是一体的,廉政建设一定不能光盯着干部。这里面不光是干部的问题,也有社会风气的问题。所以我们今天谈廉政建设,一定是个大廉政,是整个社会的风清气正。当整个社会的风气好了,你身边的人都是一身正气,你想干点坏事都不好意思干,这就是我想跟大家交流“扬中华传统美德,养社会风清气正”这个题目的原因。下面谈三个问题。
     
      一、社会治理中的德治与法治应是相辅相成的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已经意识到法治的重要性,但相比之下一部分同志对德治理解得不够,仿佛中国几千年都在讲德治,一谈德治就是落后的。这种认识非常浅薄而且具有危害性。
     
      德治和法治是相辅相成的。为什么?法治在什么时候介入社会治理?纪委的同志知道,一般监察委员会找人谈话了,往往不好的行为已经发生。一个干部有了贪污受贿、贪赃枉法的行为之后,监察委员会、反贪局才会出手。所以往往危害社会的行为已经造成之后,法治才会干预。可这时候无论让他接受怎样的惩罚,是让他蹲监狱还是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都没有办法弥补之前的破坏。当然这不是说法治不重要,只是想强调法治对社会的调解往往在行为发生之后。纪委不会因为官员心里想贪去找他们谈话,因为证明不了他们想贪,所以在没有行为发生时,法治是很难介入的。
     
      怎么去挽救那些走错路的干部?我也跟纪委的同志做过交流,法治对干部的挽救在行为发生之后,那就是处分了。真正对他们的挽救,或者说更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党和政府、有利于他本人的挽救一定是前置的。什么是前置?在危害社会的行为没有发生时对他进行挽救。就像一对夫妻离婚了,就已经造成了对家庭、对孩子的伤害。如果能在他们产生离婚念头的时候,通过对其进行教育让他们珍爱自己的家庭,承担起为人父母的责任,从而让家庭变得和睦起来,那才是真正的挽救。所以德治是在人起心动念的地方、在危害社会的行为还没发生时下手。比如一个年轻公务员,吃拿卡要,在为老百姓办事的时候收了人家一盒烟,或者存在某些不太检点的行为,但还够不上是违法犯罪。这个时候纪委介入对年轻人进行道德教育,比如跟他讲现在是贪人家一盒烟,将来也许就是贪人家的红包,再往下就是家破人亡。经过组织的教育,年轻人变得非常戒惧谨慎,之后开始警醒并回想起自己的初心,当初考公务员不就是想给人民做点事吗?这样一来他就又重新回到自己的轨道上,违法犯罪的可能性就算是掐灭了。这才是对人真正的帮助,这个帮助既使他本人避免了犯罪,也使国家和人民避免了重大损失,有道理吗?所以德治一定是前置的,就是我们中央讲的“拉拉袖子、红红脸、出出汗”。
     
      社会上有些人对德治和法治理解得不够深刻。德治和法治的结合从根本意义上讲是心灵的教化。我给同志们做报告的时候说过,恐怕多少制度的牢笼和篱笆都管不住一颗贪赃枉法的心,这很可怕。有个成语叫“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解决问题要抓住本质,等出了问题以后去抓人就相当于“扬汤止沸”,治标不治本。举一个例子,垃圾堆里有各种各样的脏东西,拿着蝇拍打肯定打不过来,只要脏东西在那里,苍蝇就会络绎不绝。你得从根上解决,把垃圾清理了,这样地方变得干净了,苍蝇也就不来了,因为不是适合它生活的地方。我说的有道理吗?建议大家一定要把中央的精神领会好,把道德教育、文化教育、信仰教育三者结合在一起,从人起心动念的地方下手,这实际上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自我净化能力。有了这种能力,领导干部对违法乱纪的事根本就不想做,这是对腐败的根本治理。
     
      当然了,也存在一些人,不管你怎么教育他就是想干违法乱纪的事情,这种人必须严办,做违法乱纪的事必须付出代价。通过跟身边的人打交道我能感觉到,多数同志如果教育跟得上,几乎是不会去违法犯罪的。人性并没有那么黑暗,说怎么教育都白搭,不是这样,很多时候只是因为我们缺少好的教育手段,说不到人家心里去。
     
      社会治理中的两种手段——德治与法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我们用最好的文化之水去滋养人们内心的道德之苗,让每个人更多地去想怎么造福人民,怎么让自己活得有意义,用法治管住人性的弱点,用道德信仰、文化信仰把人性中积极向上的部分启发出来,这才是社会治理最良好的方式。
     
      我们现在的道德教育欠缺在哪里呢?没能用最好的文化产品把道德教育给承担起来。道德教育不能假大空,光喊口号。跟大家报告一下我读中国文化时的一些心得。《史记》里有一篇孔子的传记《孔子世家》,我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很感慨,当时就掉眼泪了,为什么呢?孔子56岁的时候在鲁国由大司寇代理国相,地位已经非常高了,生活优渥,住在大宅子里,一大批仆人服侍他,但是他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人心不古,称王称霸、追名逐利、尔虞我诈。孔子认为要拯救天下国家不光要在制度上下功夫,最根本的是把人心救回来,于是他在56岁的时候放下了自己的高官厚禄和优越生活去周游列国。春秋时期战乱不断,一个知识分子来往于各个国家之间,极大可能会被误杀,死于战乱。孔子当然知道周游列国的凶险,可是他没有退缩,毅然担负起纠正人心的社会责任,去立人伦、正纲常。孔子的事迹在我心里引起了非常大的波动,我觉得我们在孔子面前太卑微了,为什么这么感佩?现在的我们职称评不上心里难过,级别上不去闹情绪,天天都是自私地盘算自己的小利益,谁能像孔子一样为这个民族的千秋万代着想呢?从那以后我的内心起了很大的变化,一个知识分子不光是为了评职称,应该能够站在国家民族的角度,想一想我们怎么做能推动国家社会的进步,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现在我们的道德教育,光是靠嘴皮子强调要爱国,要有使命感,实在是太空了,道德教育一定要在非常深厚的文化功底上生发出来。比如说爱国,我读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史,读过“四书五经”和《禅宗》《黄帝内经》《道德经》《庄子》,在读书的过程中,我真正被我们这个民族厚重的文化所折服了。我可以明白地告诉大家,读过这些书的人不需要任何的爱国教育,他们的心一下就融入民族文化里面了,而且自己就在心里面打上了中国的印记,不会有任何其他的位置。我跟宣传部的同志讲,爱国教育不是喊口号,是要让孩子们在接受中华民族几千年厚重博大的文化教养的时候拥有一颗中国心,大家认可吗?如果光是喊口号,很可能就会出现我们党讲的两面人,嘴上一套背后一套,为什么?因为他没能真正理解这个民族的伟大,没有办法从内心认同中华文化,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所以说,我们在文化宣传上有太多需要反思的地方了。
     
      第一个问题我做一个小结,德治和法治一定要结合起来,尤其是德治,我们要用中华文化这最干净的水来滋养我们这个民族的每一个人的心苗,来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建立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习主席在罗马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说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当时菲科就问习主席:“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习主席就很郑重地望着他。菲科赶紧解释:“当我被选上众议院议长的时候心潮澎湃,可是意大利跟中国比的话版图小,人口也少,我当意大利的议长已经那么激动,中国作为全世界有影响的大国,您当中国的国家主席,内心里面是怎么想的?”这个时候习主席就讲出了“我讲无我,不负人民”这句话。这句话很令我感动,感动到没法用语言说明,为什么?因为我的博士后是学中国哲学的,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们这个民族五千年来最核心的精神是什么。我当时之所以会那么震撼,正是因为习主席的话点出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内涵。
     
      什么叫“无我”呢?我说一说我的看法,供大家参考。首先大家想想看,我们今天社会上所有的矛盾和冲突,其根源在哪里?实话说,这个问题只有有众多生活经验的人才答得出来,就是自私。一个极端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走上官员的岗位必然会把公权力私用,贪赃枉法;一个极端自私的孩子很难孝敬父母,很难对兄弟姐妹友好;一个极端自私的人也不会和邻居之间守望相助,不会保护环境。我说的有没有道理?同志们,你们有时间可以读读西方的文化史,从16世纪文艺复兴以来,他们的文化,包括他们的法律和一系列理念,都在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强调自我至上,即小我至上。这种把个人利益置于最高位置的结果是什么?结果是每一个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人们为此计算盘算,不择手段,这能没有乱象吗?大家看现在国际上国家间的冲突,某些国家把自己的利益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为了私利可以践踏任何的国际法和准则,这是不是自私?包括我们社会上的很多现象,也都是极端自私和自我中心导致的,所以我们要深刻反省我们的价值观塑造,想一想应该怎样去引导社会风气。习主席把他的境界和状态告诉了我们,就是“无我”。这句话实际上把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尤其是西方出现问题的根给抓到了,极端自私造成了人与人、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冲突、障碍和痛苦。注意这个词,是“极端自私”。习主席讲的“无我”既代表了他自身的境界,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所倡导的核心美德——超越小我,成就大我。
     
      《孟子》里说“老吾老”,要尊重自己的老人,但是他紧接着就告诉你“以及人之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告诉我们,每一个人要爱自己的父母,还要超越这种爱,对天下的老人都像对自己的父母一样;爱自己的孩子,还要体恤爱天下的孩子。从爱自己的家人到爱天下的人,这就是要我们突破小我。
     
      有人问我说:“老师,人性不是自私的吗?”这是非常错误、非常糊涂的话。人性里有自私的因素,这我们要承认,但人性里也有周总理讲的“天下兴亡为己任,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我们看到穷苦的人会觉得可怜,看到别人需要帮助了愿意伸出援助之手,这是人性中的恻隐之心,不需要别人来教。所以说,人性是自私的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说法,人性有自私阴暗面,也有积极光明面,关键看我们把人性引导到什么方向上。我打个比方,人性就好比一个筐,里面有鲜花有毒草,毒草代表自私的因素,鲜花代表为人民服务、同理心等等。那么你说这是一篮子毒草?不对,里面还有鲜花。怎么办?关键是守候这个篮子的人,他究竟是多栽培鲜花还是多栽培毒草。所以人性是很复杂的,决不能简单地说它是自私的。通过文化教育的引导,我们可以使人性中积极向上的部分越来越大,从而让人性中自私的部分越来越小。大家认可吗?
     
      刚刚说了孟子,再读孔子的话,怎么说的?“仁者爱人”。“爱人”意味着什么?一颗平等的心,去爱世间所有的人。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讲:“圣人无常心”,“圣人”自己没有我一定要得到什么这样的坚持,就是已经没有小我了。那么“圣人”的心在哪里?“以百姓为心”。“圣人”一切的奋斗目标都以人民的利益和需要为重,这就是中国文化。再看禅宗,中国的禅宗讲究八个字“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是什么意思?比如我的一个亲属遇到困难了,我去帮他,这很正常,因为他是我的亲属。假如遇到困难的是一个和我没有关系的人,我帮不帮?禅宗说必须帮,和你没有任何亲缘关系、利益关系的人遇到困难了也得帮,这就是“无缘大慈”。再比如汶川地震了,我老家在山东,我住在北京,我的家人并没有受灾,但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我心里很难过,哪怕再困难我也要交两块钱去帮助他们,这就叫“同体大悲”。人类是一个集体,别人经受苦难就像自己在受苦一样,感同身受。正如《孟子》里讲的那样:“人溺己溺,人饥己饥。”
     
      同志们,中国文化教育我们坚决不要自私,一定要突破小我,成全大我。一个人的内心只有净化了,把小我的篱笆和围墙打破了,才能和人民、和世界成为一体,也就是习主席讲的“无我”。只有“无我”的境界才能和人民心连心,才能真正去承担民族复兴的重任,忘我地去工作。习主席就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和中国人民的福祉融为了一体,我很感动。再给大家读一读毛主席《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中的话,我们就更能理解了,他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点精神”是什么精神?就是牺牲小我的精神。什么叫“低级趣味”?天天盘算自己的得失就属于低级趣味。
     
      朋友们,习主席“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话语折射出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代表了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文化核心:突破小我,和人民在一起,和国家的命运在一起。所以咱们这个民族近代以来吃了那么多苦为什么没有亡国?就是因为几千年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人不能光为自己着想,要为整个国家、民族着想。这才有了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驱之”,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秋瑾的“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毛主席的“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邓小平有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习主席讲:“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都是一脉相承的,正因为超越了小我,才拥有了天下为公,振兴中华的大情怀,才能把人民的福祉置于最高的位置,才能够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做事。
     
      在中华民族复兴最关键的时刻,有习主席这样伟大的领导人,我觉得特别庆幸。我是一个党员,有人问我最钦佩共产党哪一点的时候,我说最钦佩的是共产党的宗旨,把全世界的政党找出来,没有一个像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我认为这个宗旨无论放在全世界哪一种文化的国家都是最闪光的。当然,如果做不到,那只能说明我们自己的修为还不够,但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而且我是学中国哲学的,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教养核心就是突破小我、成就大我,全心全意为人民做事。
     
      三、家风家教是道德养成的源头
     
      一个人的道德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培养的?一个人道德养成的根在家庭上,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对我们的待人接物影响最大的不是学校,而是父母和家庭。
     
      习主席在梁家河的时候时常背着一个小背包,上面绣着一颗心,他妈妈给他绣的,“娘的心”。当他在梁家河过苦日子的时候,那个绣有一颗心的背包给了他多么温暖的力量。习近平同志回忆他小的时候,他的妈妈给他买的连环画里有《岳母刺字》,他就问他妈妈,刺字背得有多疼啊!他妈妈是这么说的:“疼,当然疼。可是就这一疼,让这四个字永远刻在了岳飞心里。”习近平同志听了以后说:“我也永远把精忠报国记在心里。”这就是妈妈的教育。
     
      那些四五十岁、五六十岁被抓进去痛哭流涕的官员,如果孝顺父母,他们不会做犯法的事。某个官员被判了死缓之后哭得鼻涕拉得老长,说他当公务员的时候他的老母亲拉着他的手告诉他:“孩子,记住了,不该拿的东西连一个粉笔头都不能拿人家的。”老母亲的话他没记住,说明他不孝顺,有道理吗?一个孩子如果真的孝顺,肯定会考虑到自己要是身败名裂,惹上牢狱之灾会对不起列祖列宗,对不起教养自己的父母。什么事情等到纪委去查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对社会产生危害了,而家风家教可以从根上去解决问题,好的家教带来好家风,好的家风培养好的孩子。无论处在什么工作岗位的人,都应该经常跟父母亲聚会,一看到含辛茹苦抚养自己长大的老父亲老母亲,就知道有些事坚决不能做。
     
      有一次我给一个企业上课,这个企业是卖茶叶的,讲完课之后对方让我拎一盒茶叶回去,说是他们企业的产品。这就好比咱们到农民家里去,他们家种了几亩白菜,是不是会让你带两棵回去?茶叶拎回来以后我就放在老父亲、老母亲的床头了,结果隔了两天我去的时候,我的老母亲就问我:“那个茶叶怎么回事?”我也没多想,说:“我讲课的企业就是做茶叶的,给送的茶叶。”之后我再次去看老母亲的时候,她又问了我一次:“那个茶叶是怎么回事?”我才忽然意识到老母亲把这件事看得很严重,又赶紧郑重地跟她解释:“我就是个老百姓,最普通的知识分子,不是公务员,也没当官。这个茶叶怎么回事呢?咱们家种白菜、萝卜,送给别人多少白菜?就跟咱们家是种白菜的一样,只不过这个企业是生产茶叶的。我给人家讲完课,人家送我点茶叶就跟别人到咱们家里来做客,咱们送人家一棵白菜一样,跟腐败没有任何关系。”我一解释,老母亲严肃的表情一下子就舒展开了,捧着我的手跟我说了一句话:“孩子,你永远记住,不该拿的东西一点都不能动。”朋友们,实际上我就是个最普通的党员,就是人民群众的一员,没有任何公权力。通过这件事我就想,所有的父母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平安,尤其是那些孩子当了官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平平安安地退休,顺顺利利地走完一生。这种希冀体现在家风家教上,就一定会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的孩子做人要正派,一定要清楚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朋友们,家风家教是道德养成的源头,当然,参加工作以后有党的教育、社会的教育,这些也都很重要,但大家一定要切记,道德养成的源头在家教,孝敬父母是一切美德的芽。我曾经给一些干部讲课,包括企业,叫你们选拔干部的时候不要选那些不孝敬父母的。为什么这么说?人这一辈子最该感恩的是谁?我们活一辈子,最该感恩,最该肝脑涂地去回报的人是谁?是生养我们的父母。如果一个人混账到连最该感恩的人都不去感恩,那党和国家、人民和政府在他眼里算什么?这种人到任何一个岗位上都是很危险的。官德,包括所有行业的道德,一定都是在孝敬父母这个芽上生长起来的。朋友们,对父母特别尊重,说什么话都能考虑父母的感受,唯恐惹他们生气的人,到了工作岗位上是不会一上来就顶撞别人的,会自然而然地体谅自己的领导和同事,这种人走上社会,一旦做了一点不该做的事父母的教导马上就来了。
     
      最后建议大家读一本书,叫《了凡四训》。这本书把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如何教育孩子、怎样与人为善都讲得非常清楚,相信读了这本书的人会知道怎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大写的人,怎样让自己越来越好。
     
      我们今天的讲座内容虽然简单,但是传播了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用这种美德来浸润心灵、造福国家。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实际上就是好的家教,好的家教可以塑造好的家风,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优秀的孩子不仅自己能成材,而且能造福国家,突破小我去担当民族复兴的责任。在这里要特别提醒下各位长者,越是走向民族复兴,我们国家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就越大。现在全社会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一个值得警醒的现象,把孩子当花朵,当宝宝。一个不能批评,没经历过摔打,整天被放在温室里呵护的人,是无法具备钢筋铁骨,没有能力去担当历史责任的。所以好的家风和家教就显得特别重要。我们要以好家教、好家风培养好孩子,为国家育才,助力民族复兴。谢谢大家。

为你推荐

投标提示

为保证您能够顺利投标,请在投标或购买招标文件前向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咨询投标详细要求,有关招标的具体要求及情况以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的解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