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10-88696946
主页 > 专题资讯 > 专家看点 >
分享到:

王京清: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2019-10-14 08:26
打印
收藏
王京清: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人民精神上由被动转入主动,在勇担民族复兴历史大任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
正文内容

王京清: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   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人民精神上由被动转入主动,在勇担民族复兴历史大任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不仅向全世界昭示了马克思主义“行”的伟大力量和伟大价值,也深刻启示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人最有资格阐释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其理由是:

     

      科学认识世界的理论

     

      世界观是关于世界的本质、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等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一般而言,根据对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唯心主义世界观一般地总是代表与社会历史发展背道而驰的反动阶级的利益,因而必然要通过颠倒是非,歪曲客观世界的真面貌,为反动阶级生存要求的所谓“合理性”作辩护。相反,唯物主义世界观一般地总是代表与社会历史发展相一致的进步阶级的利益,因而必然要求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来说明客观世界,来说明本阶级生存和发展的合理性和反动腐朽阶级灭亡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但是,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经一再强调,他们的理论是一种新世界观或者新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或者新唯物主义到底“新”在何处?“新”在它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极富创造性地贡献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都是物质运动的不同表现形式;物质对精神起着决定作用,精神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们大脑中的反映,但反过来又对物质发生反作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科学认识世界的原理。这使它得以克服旧唯物主义的缺陷,尤其是其“半截子的唯物主义”的缺陷,把唯心主义从历史观这个“最后一个避难所”中驱逐出去,使历史观从此奠基于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因而也使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或新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科学、最进步的世界观,它创造性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有机的高度统一,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类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主义是唯一彻底的科学世界观,也就意味着,如果头脑里没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就不可能以正确的立场和科学的态度来认识纷繁复杂的客观事物,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也不可能站在时代的前列,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前进。

     

      正确改造世界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不仅教育人们如何科学地认识世界,而且更重要在于教育人们如何更好地改造世界。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中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可以不断科学认识和发展真理的方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恩格斯还强调,“我们的理论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并告诫说,“认为人们可以到马克思的著作中去找一些不变的、现成的、永远适用的定义”是一种“误解”。事实上,马克思自己就从不主张竖起任何教条主义的旗帜,也绝不以所谓空论家的姿态自居,“手中拿了一套现成的新原理向世界喝道:真理在这里,向它跪拜吧!”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就是按照世界本来的面貌去说明客观世界的方法,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科学方法。这一科学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开辟通向真理的道路,始终走在真理大道上或者说牢牢占据真理制高点的奥秘所在,是马克思主义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伟力的奥秘所在。

     

      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真理不仅是朴实的,而且是颠扑不破的。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使关于马克思主义“破产”、“过时”的论调,最终都不可避免地“破产”、“过时”了。在面对苏东剧变之后世界一度弥漫的所谓马克思主义“危机”的喧嚷声,邓小平就坚定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

     

      依靠人民群众的理论

     

      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这里的“抓住事物的根本”,不是别的什么根本,而是人的根本。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就是牢牢占据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道义制高点。

     

      诞生于171年前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掌握最革命阶级的千百万人的心灵”和具有无限魅力,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成为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广泛而巨大影响的“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牢牢占据了道义制高点,是人民群众的理论。

     

      作为人民群众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不同于以往只为某个剥削阶级服务的那些理论,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它始终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始终植根人民之中,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并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马克思撰写十几篇关于中国的通讯,向世界揭露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真相,为中国人民伸张正义,并在高度肯定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进步贡献的同时,还科学预见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出现,这是一个特别值得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的事实。

     

      人民群众的理论这一特质从根本上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完备而严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这样一个特点,即它“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做的辩护妥协”。这一特点也就决定了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能够得以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领导和推动各国的革命和建设,能够得以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实践证明成功的理论

     

      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永葆生机活力?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它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因而能始终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这无疑表明,它与“理论与实践相分离,主观与客观相脱离,轻视实践,轻视感性认识,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的教条主义没有任何共通之处。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实践品格当然是指它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自诞生以来,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世界。马克思主义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从一国发展到多国,使一大批获得独立和解放的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彻底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世界的明证。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在《假如没有马克思》中也曾这样说道,“没有马克思的理论,没有马克思为未来斗争所制定的路线,几乎不可能取得任何的社会进步。”他还认为,如果没有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者,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那么,“当今六分之五的人口依然还生活在半奴隶制的阴郁的状态之中”。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更是得到了充分贯彻,更是深刻改变了中国,“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并“指引中国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中国的重大成就,是我们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的坚实基础。前进道路上,对马克思主义这一经过反复实践和比较得出的正确理论,我们不能心猿意马、犹豫不决,要坚定不移坚持,尤其要始终牢记“实践的理论”这一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质,要更加努力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我们坚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

     

      与时俱进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我们将继续与时俱进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新时代,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就是要不断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在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就是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就是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同各国的友好往来,同各国人民一道,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

     

      在新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要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为你推荐

投标提示

为保证您能够顺利投标,请在投标或购买招标文件前向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咨询投标详细要求,有关招标的具体要求及情况以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的解释为准。